高雄房市買氣降溫,從房貸核准件數大幅縮水就能看出!根據台灣房屋集團整理聯徵中心資料顯示,高雄市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件數僅1萬189件,較去年同期大減約4成,創下自2021年台積電宣布設廠以來的最低點,其中更有六大行政區核貸量腰斬,而苓雅、鼓山兩區更重挫逾7成,苓雅區更是從去年的1638件直落不到400件,跌幅驚人,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直指:「直接對折再對折,比腰斬還慘!」
喊著「逐年跨出一大步」的神奇建設,首件代表作「國強街181」卻傳出遭法拍,該案位於北屯區國強街181巷內,規劃為5層樓18間套房的收租型透天產品,目前僅完成結構體,尚未裝修,法院公告該案底價4,700萬元、折算單價約28萬元/坪,將於114年9月23日進行一拍。
房市控管近日政府二度鬆綁,行政院放寬新青安房貸水龍頭,央行則延長換屋族「先買後賣」的切結期限,從12個月調整至18個月,緊接著,下周央行即將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不過對於市況,不論是建商、代銷與房仲業者,都直言,買氣並沒有因此回溫,央行的態度仍是關鍵,尤其是「不動產集中度、放款比例」才是大問題。
台中房市正面臨「量縮價撐」的矛盾局面,隨交屋潮來臨,也迎來壓力測試,根據「大臺中房市交易動態資訊平台」114年Q2季報,台中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 9,718棟,季減7.8%、年衰退29.2%,已連三季下滑,顯示買氣持續降溫,不過,Q2成交金額卻達 2,379億元,季增38.8%、年增14.2%,創下統計以來第三高點,代表市場仍由高總價產品撐住,並非剛性需求回升。
行政院為新青年安心成家專案貸款解開銀行法第 72-2 條的緊箍咒,房市看似注入一劑強心針,實則是為特定政策的執行效率開了一扇方便之門,並未觸及當前市場信用管制的深層結構,對於廣大非適用資格的購屋族群而言,高懸的信貸天花板依舊存在。
房市交易冷颼颼,建商請命、民眾喊苦,政府聽見了嗎?身兼央行理事的台經院長張建一 25 日直接開嗆,別再拿「救房市」來對央行道德綁架,直言過去七波的信用管制已成功讓市場降溫,現在房市根本還沒崩盤,如果此刻為救市而降息,過去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鷹派言論,無疑是向所有期盼央行出手救市的業者與購屋族,潑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