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的台灣不動產市場,簡直是兩樣情,建商購地意願急速冷凍,交易金額直接「腰斬」。反觀商用不動產,在科技大廠大手筆買樓下,交易動能竟然還能維持穩定,這波市場氛圍,明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與政府打房措施的雙重影響,讓不少買家抱持保守觀望的態度。
國家住都中心近期開出首波中央社會住宅「萬華安居」大門,這棟位於北市萬華區的新社宅,不僅總戶數高達 300 戶,更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開箱」認證,直言這是「以社宅價格,展現豪宅價值」的典範;內政部長劉世芳也強調,政府正一步步實現居住正義,未來將持續在社宅興建、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上努力;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與國土署長吳欣修一同出席,為這次招租案背書。
在外租房眉角多,一不小心就跟房東房客撕破臉,尤其押金、水電費爭議多到爆,根本是租屋族的日常惡夢。為了解決這萬年難題,臺北市政府地政局攜手長期深耕租屋服務的崔媽媽基金會,要為大家「喬」出一個更友善的租屋環境,讓租賃關係不再是地雷區。
台灣的緊張氣氛,又把「防空洞」又把話題給炒熱,你家樓下的停車場真的是避難所嗎?過去被當成「蚊子館」的防空避難設施,現在因為地緣政治風險飆升,政府決定硬起來,內政部不只要推動新版指引,更將防空洞正式納入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除了提升城市防衛韌性,也間接預示了潛在戰爭可能性,政府要讓民眾不再只是空有名義的避難空間,而是真正可靠的「地下城」。
立法院今(18)日進行內政委員會質詢,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砲火猛烈,直指政府在社會住宅政策上,從過去喊出的「百萬」口號,到現今的實際執行狀況存在巨大落差,尤其質疑前總統蔡英文任期最後一天,社會住宅新建目標是否「車讓」,引發外界對政府住宅政策誠信的疑慮;激辯隨後也延燒至「租金補貼」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攤爭議,多位立委與內政部長劉世芳言辭交鋒,互不相讓。
雖房市遇限貸令與川普關稅議題,緊接還有6月央行開會,但開發商對於土地收購仍還是動作頻頻,而繼上週高雄市政府地政局推出土地標售案後,台南市政府地政局也緊接推出區段徵收區剩餘可建築土地標售,分別落在善化區FG區及永康鹽行國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