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市場總量數據的迷思,今年前 8 月累積的 1,134 億元商用不動產交易額,並非反映一個健康、均衡的市場,而是揭示了一場正在台灣上演的產業生存遊戲。市場的「盲點」在於,這筆千億資金的流動,實質上是一場大規模的資產轉移,其背後的核心邏輯極為清晰:在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半導體產業正挾其龐大資本,精準承接由營運受困的傳統產業被迫釋出的廠房資產。一方是拿錢換取未來十年的戰略產能;另一方,則是拿廠換取眼下的生存現金。
美中關稅戰火未歇,全球金融局勢詭譎,今年的工業地產市場正上演一場冰與火的雙面牌局,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的最新數據揭示了一個核心「盲點」:前 8 月高達 562 億元的交易量,並非來自單向的市場榮景,而是由兩種截然相反的動機所共同推動;牌桌的一方,是面臨衝擊、急於「資產活化」以斷尾求生的企業;另一方,則是手握重金、意圖在市場混沌中「彎道超車」的產業龍頭,這兩種力量的拉扯,共同構成了當前市場最真實的樣貌。
輝達(NVIDIA)在5月宣布進駐北士科後,被視為房市冷氣團下的一大暖流,除了北士科買氣明顯帶動外,周邊也寄望因地緣性而有所帶動,不過觀察房價,僅北士科上揚,周邊可受惠區域,包括北投區、士林區、新北市三重區等卻反倒出現房價下跌,僅淡水區微幅上揚。
海外房地產投資不再只是高資產族群的專利,隨著國內房市價格居高不下、限貸令壓縮資金流動性,加上國際旅居需求提升,愈來愈多台灣人將目光投向東南亞市場。其中,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下稱 KL)成為台灣買家關注的「新藍海」,臺馬國際地產負責人張書瑋分析,KL房地產市場進場門檻相對低廉、語言文化相近及穩定的租金收益,在地緣政治緊繃的氛圍下,不少台灣人都選擇馬來西亞。
今年6月26日開獎的威力彩,在連續36期槓龜後,終於由一名台中男子以「800+800」包牌方式中了頭獎,連同7注二獎全數抱回,合計獎金17.53億元。根據台彩公布,中獎人為40歲製造業上班族,已婚育有三名子女,理財觀念偏向保守穩健,除了計畫購買美國公債與金融股,也捐款回饋投注站與公益基金會,據傳也有意置產,資金運用已有初步規劃。
六都地政局今(1)日陸續公布6月建物移轉棟數為1.8萬棟,雖較5月月增5%,但年減幅度仍達24%,統計上半年六都移轉量僅10萬棟,年減幅度達27%,較去年同期減少26.6%,也創下自2018年以來最低紀錄,專家並預期,今年移轉量可能出現近7年來首度跌破30萬棟,全台房市進入冷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