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國際競爭力,近年台灣產業結構逐漸導向全球化,隨著商務往來互動頻繁,台灣成為國際商業的新據點,商辦需求量大增。從置產角度觀察,台灣房地產維持低利環境,在熱錢亂竄的當下,商辦成為企業主資金港灣,尤其是對本身有商辦使用需求的企業主更具吸引力。
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25日表示,目前住房類型的剛性需求,買方對房市追價意願還是不高,反而是商用不動產的能見度比較高。劉佩真分析,展望明年上半年,住宅房市走勢可觀察三大方向:議價空間的變化、新增供給釋出情況、總統大選過後房市政策的走向。
今年商用不動產加上土地投資大爆發,根據商仲業者統計,土地加上商用不動產全年交易突破4千億元,已連續2年突破年度交易額均線,其中以公部門釋出的土地量體占比接近5成,交易金額達1331億元,助長今年土地交易量,其中台中市土地標售金額達342億元,也為六都之冠。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近5年前3季新增房貸總量,主力房貸申辦年齡已往上推升5歲,而六都申貸量以新北增幅逾2成最多,高雄則是唯一負成長,跌幅超過1成。業者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高雄房市榮景已對本地人造成負擔,不僅使得在地置產人口減少,也連帶使得購屋時間向後遞延。
全國商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8)日對健全房市提出建言,建商看好市場復甦近年積極購地儲地,但雙北市土地稀缺且地價攀升,危老與都更已成建商在六都推案的主要土地來源,呼籲政府應延續危老原有獎勵條件以外,解除容積上限,並房地合一稅率調降,健全房市並加速都更與危老改建進程與成效。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10月的建照核發量住宅將近12萬戶,預料有機會挑戰25年以來的新高,台中市已經連續2年為六都之中建照戶數最多,業者分析,從建商買地請領建照的狀況來看,開發商應是看到市場買氣已經呈現有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