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房市火熱!小檜溪與中壢 A21 環北站兩大重劃區因交通便利、生活機能成熟,已吸引自住與置產族搶進,近期新案房價雙雙突破每坪 50 萬元大關,成為桃園房市的亮點區域。專家指出,這兩區免去漫長等待期,又具備高租金收益與未來增值潛力,將是接下來北台灣置產的關鍵戰場。
萬眾矚目的「囤房稅 2.0」新制,將於在明天 7 月 1 日正式上路,將非自住住家稅率從現行的 1.5% 到 3.6% 大幅調升至 2% 至 4.8%。財政部估計,預計全國約有 36 萬戶多屋族將受到影響,並粗估整體稅收可望增加新台幣 26 億元。各地方稅務局已發出最後提醒,並將建立跨部會查核機制,嚴防民眾虛報自住以規避稅負。
京城建設股東會今(26)日舉行,去年每股獲利達7.67元,3月時即宣布採取保留現金不配股利、留作推案之用;盤點京城建設去年營業收入,共計新台幣 92億8千3百萬元,創下歷史最高營收記錄,相較於112年的25億5千3百萬元,更是大幅增加67億3千萬元,成長了2.63倍之多。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 6 月 19 日 的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上,面對各界對房市管制的關注,直言儘管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有下降,但整體房價依然持續上漲,速度雖有放緩,卻仍處於偏高水準,因此現階段的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將維持不變, 央行在維護金融穩定與健全銀行業務上的審慎態度,也讓市場意識到,房市降溫之路恐怕還有段距離。
購屋人心碎了!儘管政府祭出多項打房措施,新北市房價不但沒有降溫,反而持續節節攀升。據新北市地政局最新公布的 113 年第 4 季不動產市場資料,全市住宅成交均價已達每坪 47.5 萬元,年增幅達 13.73%,再度刷新歷史新高,讓政府打房政策成效備受質疑。
面對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民眾買房負擔日益沉重,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蔡明芳直指金融監管單位應該負起最大責任,形容「金管會的責任其實比央行更大」,是房價居高不下的幕後推手。他批評公股銀行持續以低利大量放款給大型建商,面對建商囤地與囤房時卻未嚴格執行貸款管理,導致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高達 37.1%,讓央行祭出的限貸令成效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