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自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由多頭開始反轉,據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近一年成屋住宅大樓轉手價差,以去年第三季達到獲利高點,全台平均轉售獲利賺438.2萬元,今年第一季全台平均獲利則降為402萬元,獲利縮水約36萬元,並已為連續兩季下滑。
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統計專冊,高雄市「百萬里」再添生力軍,共有6個里平均所得首度突破百萬元門檻,使全市百萬里總數達60個,分布在11個行政區。
海線熱區再添火力!台中沙鹿區近年人口與住宅戶數同步成長,2024年總人口已正式突破10萬人,近三年戶數更增加逾5,000戶,年增率達10.923%,創下歷年新高,隨著捷運藍線與橘線雙軌建設加速推進,交通利多放大區域發展潛力,建商積極卡位沿線熱區,推案動能明顯增強,帶動房市交易表現走揚。
淡季不能淡!台中不少建商趁暑假期間,紛紛推出活動,吸引闔家光臨,如舜元建設冠名贊助洲際棒球場主題日、磐興建設「娘家館」也與「磐興寬心」社區同時舉辦《五國十色》攝影展,鉅虹建設在北屯的「鉅虹美學館」舉辦藝術雙聯展,還有坤悅開發、新業建設等,也都在暑假期間舉辦各項親子活動,儘管房市觀望氛圍濃厚,但建商仍保持與客戶密切互動,積累品牌聲量。
在都市化發展下,現已有高達9成民眾皆居住在公寓大廈裡,今年迎來《公寓大廈管理條例》30周年,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這個法案已是民生問題,涉及千萬戶,更有超過9成都是受到規範的大樓,對於社區治理,郭紀子直言,「現在社區主委的角色,可說比里長更具影響力,社區才是真正的選票新藍海。」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今日表示,自央行宣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投資信心指數趨勢已連續四季下滑,「央行信用管制、產業壓力山大!」,土建融限縮及貸款限制,減低了開發商購地的追價力道,更逐漸以都更、捷運聯開及合建分回為目標,以減少財務風險。不過,高雄反倒因台積電逐年設廠,使得諸多關聯產業持續加溫,在辦公室、土地開發市場都在「偏向樂觀」的信心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