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建(2539)昨(8)日發布重訊公告,以新台幣6.427億元買下永新段11地號,土地面積3,541.3平方公尺,折合1,071.24坪,成交單價約每坪60萬元,基地位於單元三重劃區內,部分臨五權西路,業界分析,買的價格很漂亮,位置也不錯,寶佳集團旗下建商再入手千坪土地也引起市場熱議。
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溫度,就像最近剛轉涼的天氣,看似冷清,但底層熱度未退。根據戴德梁行 2 日發布的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345 億元,前三季累計近 1,110 億元,顯示市場動能仍在。不過,在央行限貸令的緊箍咒下,過去在土地市場呼風喚雨的建商,如今也得改變策略,從單打獨鬥轉向同業合作的「取暖式投資」,透過合資、讓渡股權等方式分攤風險,成為在資金寒冬中求生的新顯學。
當住宅與土地市場因政策與成本壓力陷入觀望之際,台灣的工業地產正上演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轉變。數據顯示,企業「不買地、只買廠」的趨勢已然成形,因高昂的營造成本,購地自建的意願大幅減弱,取而代之的是競相砸錢搶購可「即刻投產」的現成廠房。日月光集團旗下環鴻科技近期斥資 11.5 億元,購入台中精密機械園區內一處高規格廠房。根據世邦魏理仕的最新研究,這股風潮有著明確的數據支撐,統計 2025 年上半年,全台工業土地的成交金額急凍,較去年同期大減 29%,總額僅 165 億元;然而,現成廠房的交易卻是熱火朝天,上半年交易總金額高達 255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竟逆勢暴增 61%,這一來一往的巨大反差,清晰地描繪出製造業主在佈局策略上的巨大轉變。
台中南七期再度傳出教育機構即將退場!位於大墩七街與惠文路口、外觀宛如粉紅城堡的幼兒園,近期通知家長將於 2026 年 1 月底歇業,引發約 50 名學童家長焦慮,甚至醞釀抗議。不少人起初猜測,該地點鄰近文心森林公園、四周豪宅林立,會不會又是建商出手收購?不過據房仲透露,此次交易疑似屬於教育機構同業之間轉手,而非建商購地。
台南市政府地政局於8月6日辦理今年度第1次區段徵收區剩餘可建築土地標售,共推出10標13筆土地,但受限於市場交易冷清與資金管制影響,僅有第10標永康平道段313地號商業區用地吸引到2家建商參與投標,最終由大牛牛建設以總價約1.51億元得標,溢價率僅0.1%,整體標售脫標率僅10%,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研展部經理許值瑋指出,政策影響劇烈,導致開發商保守購地。
鄉林建設(5531)日前經董事會同意,出售青島子公司鼎林名下房產交易金額約台幣45億元。董事長賴正鎰今(31)日表示,回流資金將持續在新北及台中購地,北市則開啟中山區都更的「新松町新城計畫」,整合規模會達11萬坪,目前已有重大進展,將陸續在未來2至3年內推出總銷達2000億元的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