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交通局今(20)日舉辦「苓雅區林德官段公辦都更案」招商說明會,為9月公告招商後的重要推動活動。此次說明會吸引多家建設公司與開發單位踴躍出席,顯示市場對該案的高度關注。基地預計引入42億元至44億元民間資金,將以權利變換方式推動更新,並訂於114年12月22日截止投標。
台北市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於16日在花蓮光復鄉,舉辦「守護花蓮・支持重建家園」公益捐贈活動,秉持「關懷地方 × 公益實踐」理念,捐贈新臺幣30萬元作為在地救助與災後復原資金,透過穩定且實質的投入陪伴社區重建與恢復生活動能。
皇翔(2545)近期積極進行業外投資,看好科技產業發展,14日再以 6.62 億元搶進台達電(2308)股票,共計 690 張,目前累積持有645張,平均每股持股成本爲 960 元,持股比例0.025%,皇翔並表示,交易為董事長核決,交易目的為「提高公司資金運用效益」。
保險業重回商辦市場搶食大餅!隨著金管會調整不動產收益率標準,2025 年保險業投資商辦市場明顯回溫,光是今年就有多筆大型交易案,總投資金額突破百億元。其中最受矚目的新光人壽北士科地上權案,外界盛傳將成為輝達總部,成為保險業重返商辦市場的指標案例。
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溫度,就像最近剛轉涼的天氣,看似冷清,但底層熱度未退。根據戴德梁行 2 日發布的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345 億元,前三季累計近 1,110 億元,顯示市場動能仍在。不過,在央行限貸令的緊箍咒下,過去在土地市場呼風喚雨的建商,如今也得改變策略,從單打獨鬥轉向同業合作的「取暖式投資」,透過合資、讓渡股權等方式分攤風險,成為在資金寒冬中求生的新顯學。
仲量聯行今日舉辦第三季市場記者會,公布重磅數據顯示,台灣商業不動產交易額達 448 億元,前三季累計達 1,166 億元,創下近十年同期第二高紀錄。其中廠房交易最為亮眼,單季交易額高達 273 億元,創下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量六成,季增率更高達 86%。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 47%,接近總成交額的一半,充分展現市場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