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百萬租屋家庭計畫」編列 428 億元預算,要協助租屋族減輕經濟負擔,但實際能幫助多少人?內政部表示,截至 9 月底已執行近 7 成經費約 290 億元,全國社會住宅達成 22 萬 2,144 戶,租金補貼核定超過 84.9 萬戶,明年還將推出「青年婚育租屋協助專案」投入約 270 億元,預計 7 年內協助約 48.3 萬戶。
隨著建築成本與地價持續上升,高雄新建案房價逐年攀高,平均坪數則明顯縮水。根據統計,2015年第一季高雄新建案平均坪數為40.73坪,2025年第一季僅剩32.48坪,減少幅度達20.3%;過去常見的30坪兩房,如今多已縮減至20坪內,市場上甚至出現更多1房、套房產品,反映購屋負擔壓力下的空間變化。
為應對少子化浪潮並減輕年輕家庭的居住負擔,內政部與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正式將「婚育宅」概念導入社會住宅規劃。國家住都中心今 (15) 日宣布,第三季第二波社會住宅正式受理線上申請,於桃園市與台南市共推出 909 戶,並依循最新政策,將其中 20% 的戶數優先保留給新婚 2 年內或育有學齡前幼兒的家庭,展現政府以實際行動支持婚育族群的決心。
行政院為全台百萬租屋族祭出 300 億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原是減輕民眾負擔的美意,沒想到申請條件放寬後,卻衍生出嚴重的詐領與溢領亂象。根據內政部最新報告,截至今年 3 月底,竟有高達 3.6 萬戶溢領補貼,其中更涉及 446 件蓄意詐領,目前已有 59 件移送檢調單位偵辦,政策漏洞顯然已成為有心人士的提款機。
台北市南港區知名都更合建案「閱讀中研」,交屋後卻上演「地主告建商」戲碼。據了解,建商廣宇建設因重複向地主收取營業稅,被13名地主告上法院,遭法院判決不當得利,除應將款項連同利息返還給地主,並應負擔訴訟費用,地主分別獲得退回「房地互易營業稅」約56至288萬元,共計1530萬元。
公設持分車位不是自己說了算!一位民眾多年前法拍取得台中市一棟社區大樓5戶住宅,主張自己依公設持有面積比例,擁有地下室4個平面車位的使用權,並控告4名住戶「無權占用」,要求返還車位並支付不當得利。台中地方法院近日判決出爐,除駁回原告全部請求,原告還須自行負擔訴訟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