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雄市地政局最新發布的不動產買賣統計分析,今年1月至10月間的房地產交易件數統計顯示,三民區以累計高達4,541件的亮眼數字,毫無懸念地蟬聯全市行政區的交易量冠軍寶座。這樣的市場表現凸顯三民區在高雄人心中的居住重要性,更印證了其房市的穩定與深度。信義房屋的市場專家深入解析,三民區之所以能持續吸引購屋族目光,關鍵在於地理位置、多元產品選擇,以及重大交通建設帶動環境升級等三大核心優勢。
臺北市房市在 2025 年 8 月份的表現,呈現出一個「高總價買盤強勢撐盤」的現象。根據臺北市地政局最新發布的《114 年 11 月不動產市場動態月報》數據示,全市住宅價格指數較 7 月下跌了 0.48%,買賣移轉登記件數也減少 2.83%;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交易量更大幅萎縮了 35.22%,突顯剛性買盤的卻步與市場的觀望氛圍濃厚。然而,在量縮價跌的趨勢下,全市交易總額卻逆勢暴增 25.69%,達到 156.15 億元。這股龐大的資金流向並非全面性的,而是集中在少數行政區的高總價交易案件,使得市場結構明顯走向M型化。
在房市逐漸回歸基本面的當下,台中七期核心再現高端住宅代表作,寶璽機構全新推出的「寶璽天讚」,無聲無息間累積多筆億元級交易、總銷破12.69億元,一舉登上中台灣2025年預售豪宅成交金額冠軍,據悉,該案市場表現全靠產品力與品牌轉介紹,未設置接待中心及樣品屋,卻成功吸引高資產族群進場,成為近期七期最受矚目的超奢建案。
北台灣新建案市況仍是「個案表現」,雙北、桃園、基隆皆有新案成交價創區域新高,但仍有4成新案,單周來客量僅個位數,或是單周交易掛蛋的窘況,開價與成交價則還死守在1成以內。
房市交易急凍,連帶影響稅收表現。國民黨立委賴士葆 13 日在質詢中秀出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 1 至 10 月全台房地合一稅收僅約 406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達 133 億元,形容是「慘澹成績單」,並直接詢問央行是否會在 12 月理事會中,考慮鬆綁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回應低迷的市場狀況。
營建股正陸續公布第三季財報,有大案完工進帳皆能帶動營收與獲利表現。新潤興業(6186)前三季營運就在台北南港「擎天森林」與新北土城「新潤青樺」二大案完工認列下,EPS達7.56元,超越去年全年的5.63元,創下同期新高,而欣陸投控(3703)則靠欣達環工與大陸工程,兩大事業體獲利創新高,大陸建設接下來也將迎大案完工進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