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長照政策,也驅使民間業者積極布局長照環境,根據實價登錄揭露,去年11月東北角的瑞芳小鎮,出現一筆總價上億的房地交易,經地籍資料比對,該物件為長照中心,為瑞芳3年多以來首度登上億元大關的房地交易。
根據市調指出,大多數建案單周來人組數低於10組,逾半數建案成交掛零,其中以疫區較嚴重的萬華、中和衝擊最大,萬華所有的新建案案場都拉下鐵門、停止營業,而中和則有約8成案場休息,雖然如此,多數建案並未降價,主因應該是業者被成本卡死,未來待疫情趨緩後,也難有跌價空間。
巢運今(2)日舉行記者會表示,疫情管制衝擊各行各業,許多人恐面臨繳不出租金,無處可居困境,政府應將紓困4.0擴及受疫情衝擊,繳不出房租的租屋族。巢運認為,當前相對可行、且能夠盡速採取的方案,便是針對因疫情薪資縮減的租屋族提供租補。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3.0在5月31日正式起跑,預計在未來2年再推動1萬6千戶,特別新增「以屋換屋」方案,鼓勵身障者及銀髮長輩搬遷到有電梯的房屋,上下樓更順暢無礙,並且享有相同優惠。根據一份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有高達8成8的房東與房客滿意社宅包租代管政策。
5月份對房市可說是冷暖自知,國內疫情大爆發,全國進入三級管制,尤其以疫情重災區的雙北市衝擊更甚,5月下旬交易量進入寒冬。不過,國人抗疫的意識高,等待疫情逐漸緩和與疫苗逐步到位後,房市的遞延買盤還是會回籠到市場上。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截至4月底止,北北桃竹新成屋、預售屋成交單價1字頭的區域只剩8個,所有區域皆在桃竹蛋白區。房產專家指出,主因是營造成本飆漲問題未解,加致地價上揚,建商不得不反映桃園1字頭建案也逐漸消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