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央行理事張建一所提「外界不要道德綁架央行」的說法,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 28 日發文提出多項質疑。李同榮認為,央行以「居住正義」為名所採取的全面性限貸措施,已對無辜首購族造成衝擊,這場政策穩定與市場衝擊之間的爭論,已然檯面化。
新青安在2023年8月推出後,市場買氣逐漸推升至高點,不過在2024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房市風雨變色,近期更頻傳首購交屋已無法貸到八成而面臨違約,也讓不少專家呼籲政策該有明確機制。
台中合總建設爆出財務困難旗下建案全數停工,並於昨日公告暫停所有建案銷售與廣告行為,此事不僅引起已購客恐慌,預售爛尾風險也不斷浮現,據內政部掌握資訊,合總於台中三處興建中的個案,均採「同業連帶擔保」,就有不少專家指出這是最危險的方式,再度引起預售屋在履保機制上的檢討聲浪。
青埔新案衝上 7 字頭,讓不少購屋族卻步,反倒帶動草漯、大園、過嶺等周邊房價仍在 2~3 字頭的重劃區吸納買盤。專家指出,青埔高房價外溢效應正快速擴散,低價區憑藉交通、生活機能與未來發展性成為新寵,成就桃園外圈房市新熱點。
重大建設完工前正是買房布局的黃金時機!隨著捷運三鶯線與淡江大橋預計2026年通車,沿線的鶯歌、鳳鳴、淡水、八里等區域已開始反映交通紅利,房價近年漲幅驚人。專家建議,把握完工前1至2年的時間點進場,才有機會低價入手、享受未來升值與交通便利雙重效益。
買房該往哪裡看?專家指出「人多的地方才要去」已成不敗真理。根據電信信令人口統計,桃園大園、台中西屯、台北中山等區具備產業、交通、商業三大要素,成為人口紅利熱區,房價易漲難跌。面對市況觀望期,選對地點與產品,反而是最佳進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