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宅被打臉 專家怒轟「修補式政策」 青年買房夢碎
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婚育宅」政策遭房市專家打臉,租金補貼治標不治本,年輕人買房夢依舊遙不可及。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拋出「婚育宅」政策,宣稱針對住在社宅的青年家庭,生第一胎可獲 50% 租金補貼加碼,再生一胎還能額外加碼 50%,希望藉此鼓勵年輕人婚育。房市專家何世昌在臉書上憤怒打臉,直指政策無法解決台灣高房價與少子化的根本問題,更諷刺「抱歉了單身狗,暫時犧牲你們了」。
卓榮泰在政策說明中表示,政府現階段優先解決「有屋住」而非「買得到房子」的問題,強調將透過青年住宅、社會住宅、租金補貼等方式,減輕年輕人居住壓力。他進一步解釋,台灣房價短期內難以大幅下修,因為這涉及金融體系與整體經濟穩定,因此政府轉向從提升居住保障與生育誘因著手。
然而,房市專家普遍認為,「婚育宅」政策僅治標不治本,最新數據顯示,台灣主要都會區房價所得比普遍超過 10 倍,遠高於國際公認合理的 6 倍標準,年輕人即使獲得租金補貼,仍無法解決買房自住的根本困境。
何世昌在臉書貼文中毫不留情地指出,行政院長卓榮泰:內政部近期將推出「婚育宅」,若是住社宅的青年,生一胎租金補貼加碼 50%、再生一個再加碼 50%。台灣少子化實在太嚴重了,應該把大量社福資源挹注在催生、育兒、托嬰、教育補貼上,唯有提高生育率,台灣才有未來。抱歉了單身狗,暫時犧牲你們了。
分析指出,台灣房市真正的問題在於「結構性供需失衡」與「投資投機需求過強」雙重夾擊。長期以來,政府未能有效釋出土地資源、鬆綁法規限制,加上實質薪資成長緩慢,導致青年族群買房越來越困難。
「這政策根本搞錯方向!」一位不願具名的房市分析師直言,年輕人真正需要的是合理房價和可負擔的購屋環境,而不是簡單的租金補貼加碼。當青年連自備款都存不出來時,區區租金補貼如何解決他們的購屋夢?
台灣房市與少子化的「死亡交叉」現象,反映高房價已成為年輕人延後結婚、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僅靠婚育宅與租金補貼,難以從根本上改變高房價帶來的結構性困境。專家表示,現今年輕人面對的不僅是買房困境,還有低薪、托育困難等多重壓力,婚育宅只是政策表面功夫,無法解決社會結構問題,唯有從土地釋出、法規鬆綁、抑制投機、提升薪資水平等多面向著手,才能真正解決台灣房市困境。
在房市專家看來,卓榮泰提出的「婚育宅」政策與社會現況嚴重脫節,無法真正解決年輕人的居住與育兒壓力,若政府繼續堅持這種短線修補式政策,而不願面對結構性問題,年輕人的買房夢恐怕將越來越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