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資金效應及自住買盤,即使持續有中美貿易大戰等外部因素的干擾今年台北市的房市表現仍然逆勢增長,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今(12)日年終記者會表示,今年北市交易量近4年來新高,房價也漸趨穩定,展望明年,認為市場上看不到「新的變數」,預期房市還會是個「量增價穩」的格局。
根據實價登錄,2010年五都縣市合併迄今,以台中太平區、台南永康區和高雄鳳山區上漲較多。
國際獨立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表2019年第三季「全球豪宅指數」,台北市豪宅過去大多吊車尾,今年第三季年漲8.9%,排名全球第3、亞洲第1,業者分析,市場受惠於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資金、產業回流效益,以及股市、未來經濟成長的樂觀預期,自住、置產、避險買方三門引擎帶動豪宅價格起漲。
有房市指標性的國泰房產指數昨(29)日公布,今年第三季全台新案價格已開始起漲,六都中除了新北市微跌,其他區愈呈現穩定或上漲,整體房價接近2014年高點的9成,學者指出,市場正在慢慢的加溫中,又是以區域點火的方式進行,所以呈現「溫水煮青蛙」的態勢,等到大家有感房價起漲的時候,價格早已拉了一段。
觀察近期桃園市實價登錄資料,全市住宅成交平均單價最高為桃園區每坪21.4 萬元坪,其次為中壢區19.7萬元、龜山區19.3 萬元,其中,龜山區大樓新成屋每坪均價25.9萬元,和區域冠軍桃園區相當,而日前市長鄭文燦在市政報告表示,捷運棕線預計明年完成綜合規劃報告,並提送中央審議,房仲業者認為,未來將大幅提升龜山地區交通,房價可望增值。
近來北台灣房價盤整緩步向上,整體房價往歷史高峰逐漸靠攏,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今年Q2新成屋、預售屋成交均價漲多跌少,其中台北市Q2房價是2016年Q4以來最高價,業者指出,北市房市因投資、置產需求升溫,預售新案多的行政區帶頭領漲,如大安、北投、內湖等區漲價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