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今日舉辦第三季市場記者會,公布重磅數據顯示,台灣商業不動產交易額達 448 億元,前三季累計達 1,166 億元,創下近十年同期第二高紀錄。其中廠房交易最為亮眼,單季交易額高達 273 億元,創下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量六成,季增率更高達 86%。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 47%,接近總成交額的一半,充分展現市場主導地位。
台中南屯區單元五出現億元級土地交易,實價登錄揭露永春東七路、龍鎮一街角地4月成交總價達6.95億元,換算單價約72萬元,成為該區段第4高價。經查,該案並非市場典型買賣,而是寶佳集團旗下法人將土地轉售回母公司自然人林家名下,採罕見「法人賣給自然人」逆向操作,展現大型建商的資產調度策略。
9月適逢暑假結束,加上9月初新青安鬆綁以及延長對「先買後賣」換屋族售舊屋的期限,房仲業者指出,市場觀望的氛圍稍減,各大房仲門市交易量對比過去幾個月普遍在年減三成甚至四成以上,已有收斂,業者直言,在房市政策與大環境未大幅改變下,短期成交量仍是「欲大不易」。
成交放緩、買氣轉淡之際,建商策略全面升級,從導入「社交空間」打造社群生活場景,到以藝術策展強化品牌價值,再到攜手大學推動產學合作搶人才,市場競爭正從價格之戰走向「價值之戰」。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重挫房市信心,也被市場稱為「919房市事變」。一年過去,投資客群幾乎銷聲匿跡,成交量更接近腰斬,也使民眾過去對於房價只漲不跌的迷思開始打破,據民調,已有56.7%的民眾認為房價將持平,23%的民眾認為可能下跌,僅20.3%預期房價上漲。
美國關稅戰帶動台灣出口暢旺,科技業營運表現亮眼,成為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最大支撐力量。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統計,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達 349 億元,規模與前季相當,但土地市場卻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單季交易金額僅 185 億元,年減幅高達 84.2%,創下自 2016 年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以來的次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