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住宅空間是變大還變小?根據內政部資料計算6都人均居住面積,過去10年全國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從10.6坪增加到12.1坪,增近2坪,6都僅高雄市愈住愈小,其他五都愈住愈大,專家表示,雖然數據顯示居住空間是「北增南減」,但也反映出小戶多、建商推案類型改變、公設比提高,民眾實際感受反而覺得空間更小了。
中美貿易戰,促使台商重新布局全球生產基地,根據商仲統計,工業不動產熱度最高,上半年成交額,占整體比重逾5成,台商資金淨流入已高於流出。然而,專家認為,在工業地產價格來到高峰,東協地區投資環境積極對外資企業招手,如資金未能確實到位,將擠壓企業布局台灣市場。
雙北市交易熱區都在哪裡?根據房仲分析民眾熱門購屋預算,以及近一年雙北實價交易熱區,統計顯示北市1000~2000萬熱門總價帶交易以「內湖區」最多, 新北1000萬以內物件最多則在「中和區」,其次為新莊;專家分析,內湖與中和的房價,恰好都屬雙北市的交易均價,是受民眾青睞原因。
台灣因物價、房價相對低廉,近年吸引不少港澳人士來台定居,近期又因「反送中事件」可能引發的港人出走潮,讓港人來台置產成為熱門話題。房產業者指出,觀察近年來台居留與定居的港人數量,確實有增加趨勢,定居人數更在今年前4月出現近4成的大幅成長,其中又以台中、桃園的增幅最大。
「成家要買房」是華人自古以來的習慣,雖然台灣逐漸西化,買房觀念依舊存在,尤其是結婚後的夫妻面臨定居問題,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副教授章定煊認為夫妻買房不應只考慮現狀,而是將許多情況納入一併考慮,提出5點建議供買房參考。
曾是南港第一豪宅的「日升月恆」,竟湧現拋售潮,根據實價資料揭露,該社區第一手屋主轉賣全部都賠售,今年3月揭露2筆,賠逾千萬元,單價從近百萬跌到6字頭,更有高樓層賠近4000萬元,堪稱「最會賠售豪宅」。專家表示,不少屋主買在高點並投資,但南港豪宅「有行無價」,因此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