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三季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出現鮮明對比,商用不動產在科技業支撐下維持 417 億元成交量,但土地市場卻急凍至 241 億元,創下 2023 年第二季以來新低,呈現前所未見的兩極化態勢。高力國際董事長暨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這種分化現象反映出政策壓力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雙重影響。
台中七期惠中路再現高價店面「釋出即成交」現象!蔬食品牌與房仲集團接連進駐,慕義地產更砸千萬元打造創業平台,顯示核心商圈承租力依舊強勁。
台中商圈租金壓力再起,從學生聚集的逢甲商圈到北台中指標路段,近期都傳出知名品牌退場。資深房仲指出,租金連年調漲,加上人事、水電與原物料成本上升,讓不少業者難以撐下去,房東與承租方之間的「租金臨界點」成為市場新焦點。
台中人的消費實力有夠狂!不只有全台百貨店王新光三越,還有全台最大的購物中心正在施工中,區域型的商場也熱烈發展,位於崇德路三段、緊鄰漢神洲際的「太子置地廣場」今正式動工,年底又有漢神洲際預計開幕,商圈外溢效應將牽動周邊住宅與商辦版圖。
台中車站站前地標李方艾美酒店,由公開標售改專任銷售並將售後回租年期自10年延長至15年,開價維持80億元,期待能在年底有更大的交易進展,市場密切關注。
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溫度,就像最近剛轉涼的天氣,看似冷清,但底層熱度未退。根據戴德梁行 2 日發布的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345 億元,前三季累計近 1,110 億元,顯示市場動能仍在。不過,在央行限貸令的緊箍咒下,過去在土地市場呼風喚雨的建商,如今也得改變策略,從單打獨鬥轉向同業合作的「取暖式投資」,透過合資、讓渡股權等方式分攤風險,成為在資金寒冬中求生的新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