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Q3 不動產兩極化 商辦穩、土地冷

2025 Q3 不動產兩極化 商辦穩、土地冷

2025 Q3 不動產兩極化 商辦穩、土地冷

2025 Q3 不動產兩極化   商辦穩、土地冷

2025 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科技業需求支撐工業地產,土地交易卻創新低。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2025 年第三季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出現鮮明對比,商用不動產在科技業支撐下維持 417 億元成交量,但土地市場卻急凍至 241 億元,創下 2023 年第二季以來新低,呈現前所未見的兩極化態勢。高力國際董事長暨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這種分化現象反映出政策壓力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雙重影響。


商用不動產市場第三季雖然成交 417 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但前三季累計 991 億元的表現,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溫的背景下仍算穩健;其中工業不動產一枝獨秀,單季交易金額高達 232 億元,占該季總成交量的 56%,全年累計更達 514 億元。


劉學龍表示,這股動能主要來自 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服務需求持續擴張,推動科技業者積極布局產能,台達電以 69.5 億元收購泰豐輪胎觀音廠,和碩科技則以 56.38 億元處分新店廠並購置桃園廠房,顯示企業仍在進行長期營運布局的自用調整。


相較之下,土地市場則陷入嚴重低迷,第三季全台土地成交僅 241 億元,前三季累計 1,087 億元,年減幅高達 38%,建商購地更是大幅萎縮,前三季僅買入 536 億元,占整體的 49%,遠低於過往七成以上的貢獻;央行「連 6」維持重貼現率 2.00% 不變,房市管制措施未見鬆綁,加上資金成本居高不下,建商追價意願低落,策略轉向保守,改採收購部分產權或合組公司購地等靈活方式降低風險。


劉學龍指出,美國聯準會 9 月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 4.00% 至 4.25%,並預告年底前可能再降息,但台灣央行因考量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政策態度依然審慎,這種利率政策分歧對台灣資金環境造成額外壓力;同時,10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總數雖上升至 64.69 點,但「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數卻下降 3.79 點至 88.94 點,反映民眾對房市的保守情緒加重。


劉學龍說,第四季到明(2026)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可望延續穩健表現,但土地市場除非央行釋出鬆綁訊號,否則短期內仍難擺脫冷清格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