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央行919限貸令上路以來,房市歷經超過半年調整,加上近期面對國際變數升溫,市場氛圍、民眾購屋信心略受影響,不過從實價登錄觀察可見,具備地段優勢、捷運等重大交通機能到位,與產品規劃完整的品牌建商,整體價格與買盤皆維持相對穩定。
受困政策與大環境影響,台中市預售屋市場降溫明顯,但價格結構分化嚴重。根據最新一期(114年2月11日至3月10日)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西屯區內最高與最低單價預售案差距高達69.2萬元,而北屯區、南屯區、大里區、烏日區的價差也相當鮮明,在交易量大減型態下,買方市場是否來臨?引起購屋族議論。
台中中區在「大台中車站計畫」帶動下,逐步轉型為都會核心發展熱區,從台中車站出發,延伸捷運藍線、紅線與機場捷運的多軌整合,搭配立體連通平台、空橋、停車場暨轉運中心等建設,整體投資金額上看600億元,區域升級規模堪比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初期發展,讓原本發展已近飽和的中區,持續累積向上翻轉的動能,吸引建商搶地、推案,核心區域迎來嶄新發展。
六都地政局今(1)日陸續公布3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1.8萬棟、月增16.8%、年減21.1%,其中僅台中年增2.5%,以第一季來看,六都合計為4.8萬棟,較去年同期年減2成,更創下近八年來新低紀錄,並以新北、台南減幅超過3成最多。
房市受政策影響而趨於觀望,但根據最新實價登錄顯示,台中仍有部分建案銷售表現突出,「地段+產品力」仍是預售屋買氣的關鍵,實登顯示,919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台中仍有不少預售案賣得動,其中,住宅類由「雙橡園2045」奪冠,而商辦類則由「市政壹號廣場」拿下成交王寶座,顯示剛性需求仍在,優質個案依舊受市場青睞。
台中市積極推動大眾運輸導向(TOD)開發模式,結合商場、辦公、飯店等多元機能,加上捷運綠線正式通車、藍線即將動工的交通優勢,成功吸引如國泰、第一大國際、台北101等商業財團進駐,特別是百貨業者,積極選擇捷運站周邊插旗,不僅帶動商業機能提升,周邊房市也因交通便利性大幅增加而水漲船高,捷運站沿線房價屢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