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都市更新議題升溫,「都更推動師證照」成為專業人士爭相取得的標的。近日有關「都更推動師有助加速審議速度」的說法,卻遭到專家們紛紛打臉,直指此乃誤解。國家住宅及都更中心董事林旺根明確指出,都更師主要是在意見整合階段進行協助工作,與都更審議流程加速較無直接關係。
內政委員會今日召開會議討論「住宅法第四條條文修正案」,針對社會住宅分配方式熱烈討論,焦點在於是否應透過剛性立法或採用更具彈性的行政措施來解決社宅分配問題,內政部長劉世芳與國土署長吳欣修皆傾向採用行政措施,認為硬性立法反而會限制政策執行的彈性。
財政部宣布,2025 年報稅季將為租屋族帶來大福音。根據最新租金抵稅新制,房屋租金支出已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且額度從原本的 12 萬元大幅提升至 18 萬元。這項 5 月即將上路的新制度,預計將有效減輕全台約 100 萬戶租屋族的稅負壓力。
「晉基建設跟其他台南建設公司不一樣。」成本控制部副理戴宜珮是晉基建設創立之初的元老成員,曾在其他建設公司任職的她,微微一笑地說:「過去大家對建設公司的印象就是蓋房子、賣房子。來到這裡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建設公司可以做這麼多事情。」
面對社會住宅供不應求的困境,國土管理署正研議擴大實施社會住宅「輪候制」,希望提高社會住宅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目前社宅分配以「抽籤制」為主,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中籤率普遍偏低,台北市最低僅約 6.90%、新北市約 11.15%,使得真正急需住房者常無法及時獲得協助。
根據最新統計,全國未辦理繼承不動產價值已經突破千億元大關,這些沉睡的資產不僅造成國家稅收損失,更埋下了產權爭議與詐騙風險的隱憂 。法務部資料顯示,許多繼承人在辦理完遺產稅申報後,因家族內部未能達成共識或忽略後續程序,而遲遲未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會被處以罰鍰,最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遭詐騙集團盜辦繼承登記,導致家產落入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