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修法驚見三大漏洞 專家警告:失衡管制恐衝擊市場供給

租屋修法驚見三大漏洞 專家警告:失衡管制恐衝擊市場供給

租屋修法驚見三大漏洞 專家警告:失衡管制恐衝擊市場供給

租屋修法驚見三大漏洞   專家警告:失衡管制恐衝擊市場供給

法律的天秤若嚴重傾斜,市場的供需平衡也將隨之崩塌;居住正義的實現,仰賴的是細膩且兼顧雙方的制度設計,而非單向的管制。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內政部近期推動《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旨在強化租客權益保障,但此番立意良善的改革,在法律專家深度檢視下,卻可能成為引爆租屋市場供需失衡的導火線。宏道法律事務所律師陳冠甫提出明確警告,現行草案存在三大制度性漏洞,若照案通過,其過度傾斜的管制設計,不僅無法真正落實居住正義,更可能引發房東退場潮,最終將衝擊廣大租屋族群的權益。


陳冠甫分析,草案首要的問題在於條文設計與市場實務嚴重脫節。其中,針對核心的「保障合計三年租期」,他直言此舉「形同虛設」,因為根據現行租約應記載事項第 14 點,雙方本就可約定任意終止權,房東僅需在合約加註一道但書,即可合法架空保障。


不僅如此,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物價指數的規定,也可能引發市場效應。房東為規避未來限制,極可能在首次簽約時便「一次漲足」租金,反而加重了新進租客的負擔,其衍生的矛盾更與高等法院近期揚棄租金管制的司法趨勢背道而馳。


更令專家憂心的是,草案中暗藏著可能危及居住安全的濫用風險。其中「斷水電條款」允許房東在特定條件下通知停止供水電,卻未明確規範必須在「租賃處所無承租人實際占用」的前提下才可適用。陳冠甫警告,這個法律漏洞極其危險,它將使原意處理惡意占用者的工具,可能被惡意房東濫用成逼迫弱勢租客的武器,衍生嚴重的安全問題。


這些失衡的條款,共同指向一個後果「市場供給的萎縮」。陳冠甫強調,當法律將所有風險與責任不成比例地壓在房東身上,卻缺乏相應的保障與便捷的糾紛解決管道時,理性的市場參與者勢必選擇退出。為避免此一困境,他建議政府應建立更完善的平衡配套機制,例如推廣「強制執行公證制度」以加速糾紛處理,並設立中立的「租賃評議中心」,從制度面化解矛盾,而非單向管制。


立法院下會期的修法審議,將是避免良善改革引發市場失衡的關鍵時刻,居住正義的實現,仰賴的是兼顧租賃雙方的細膩制度設計,若無法正視草案中的根本性缺陷,最終受害的,仍將是在市場中尋覓安身之處的廣大租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