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總部設置卡關 制度成絆腳石? 市府拋解套方案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市府已提出兩種解決方案,但輝達與新壽的合作談判仍面臨重大變數。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全球 AI 晶片龍頭輝達 NVIDIA 在台設立總部計畫傳出重大變數,與新光人壽的合作談判可能面臨破局危機,輝達先前宣布海外總部將落腳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T17、T18 基地,但與擁有地上權的新光人壽簽署的合作意向書已於 9 月 30 日到期,協商方案至今仍卡關。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 9 月 30 日表示,市府已提出兩種解決方案,包括新壽幫輝達蓋總部並移交,或是新壽和市府解約還地,但至今尚未收到新壽來文提及具體解約條件。李四川強調,該合作意向書是新壽和輝達簽約,原則上這是兩家私人企業的合作案,市府對此案立場很清楚,就是接受這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新壽按照合約把輝達要的總部蓋好再移交給輝達,另一個就是新壽跟市府合意解約還地,由市府呈報給內政部,若合意解約完成後,市府可以直接給輝達,在法律上沒有問題。
然而三方協商陷入僵局的關鍵在於新壽仍擁有基地長達 50 年地上權,土地與廠房建設的權責處理成為一大難題。據了解,目前有三種可能解套方案,但都面臨阻礙。首先是「合議移轉」方案,先由新壽將基地地上權移轉給輝達,並由輝達提供額外補償,但北市府認為兩基地間道路待整合,若直接通過恐有圖利財團之虞而不同意;其次為「先建後移」,由新壽先興建廠房再移交給輝達,但輝達反對,強調廠房應自建。最後一個方案則是由新壽「解約返還」基地,但新壽要求解約金額高達 140 億元,與北市府想法差距太大。
業界專家分析,台北市府態度過於保守,明明可以透過政策解釋方式協助推動,卻選擇消極以對。專家推測,市府保守作風可能受到過去京華城開發案爭議的影響,導致對類似大型投資案採取更加謹慎的立場。
在台北第三季商業不動產市場表現亮眼的背景下,科技業投資需求強勁,南港商辦更有「重現曙光」趨勢,科技與 AI 產業需求大漲。但制度面的限制卻可能成為吸引國際大廠投資的最大阻礙,影響台灣作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