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在即,其中草案擬定「最低三年租期」與「強制續約」的條款,立刻引發房東與租賃市場的強烈反彈。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全聯會)日前由理事長劉貞君率領全國代表,緊急拜會內政部,提出六大主張,強調修法應是創造房東、房客、業者三贏的局面,而非過度傾向單方,恐將引爆市場信任危機,甚至導致租屋黑市再度擴大。
嘉義地區近期有兩起建案因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遭公平交易委員會開罰,合計金額高達110萬元。公平會指出,建商在廣告中將原規劃為樓梯間、機房的屋突層,誤導性地設計成臥室、健身房或桌球室等生活空間,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規定,恐對消費者購屋決策造成重大影響。公平會提醒,購屋前應務必查核建物合法用途,以免落入廣告陷阱。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到今年第二季,中間房市經歷兩波大多頭,隨著房價大漲,全國住宅買賣移轉平均面積呈現持續縮小,從2009年第二季的41.5坪,到了今年第二季,只剩下31.5坪,在16年間居住空間就減少了10坪,專家則表示,透天轉大樓、房價與少子化皆是轉變關鍵。
房市買氣急凍,也反映在房地合一稅收表現。據財政部最新統計,8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9.7億元,月減15%、年減幅度高達3成,前八月的房地合一稅收也年減21%,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稅收王常以台中居冠,近期新北市則有連續超車的跡象。
「一坪多少錢?」這個房地產最基本的問題,如今已不足以涵蓋估價師的專業範疇,當法律風險、碳足跡、ESG 指標成為影響不動產價值的關鍵因素,估價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專業轉型挑戰。中華民國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10 日舉辦成立 20 周年「匯聚 20.跨界對談」研討會,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等政府高層親自出席,公部門對估價專業轉型有高度的關注。
全國工業總會 2025 年白皮書,提出一次關鍵的戰略轉向,反映出台灣產業界對現行經濟模式的重大憂慮。政策建言書中,「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首次被置於四大優先議題之首,其重要性已超越傳統的出口、勞工與能源問題,揭示了工總的核心判斷;在傳統外銷成長引擎面臨失速風險的當下,應改弦易轍,轉向由大規模房地產再開發計畫,來驅動國內需求,作為支撐台灣經濟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