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兩建案涉廣告不實!公平會重罰110萬元提醒消費者購屋前務必查核用途
消費者在購屋前務必確認建物用途,可透過「全國建築執照存根查詢系統」比對廣告內容與核准用途,確保自身權益。(圖/記者蘇茵慧)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嘉義報導
嘉義地區近期有兩起建案因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遭公平交易委員會開罰,合計金額高達110萬元。公平會指出,建商在廣告中將原規劃為樓梯間、機房的屋突層,誤導性地設計成臥室、健身房或桌球室等生活空間,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規定,恐對消費者購屋決策造成重大影響。公平會提醒,購屋前應務必查核建物合法用途,以免落入廣告陷阱。
公平會表示,首件案例為嘉義市的透天案「金石成大砌」,該建案在好房網刊登的廣告,呈現3D示意圖與格局圖,將屋突層(核准用途為樓梯間)規劃成臥室與健身房等設施。經查,建商並未辦理用途變更,與嘉義縣政府核准的設計不符,屬於廣告不實行為,最終遭處新台幣50萬元罰鍰。
嘉義市「金石成大砌」刊登之廣告,呈現3D示意圖與格局圖,將屋突層(核准用途為樓梯間)規劃成臥室與健身房等設施,與申請不符。(圖/公平會提供)
另一件案例則發生在嘉義縣朴子市的預售建案「仰望」,該案廣告平面圖將屋突2層的機房設計為桌球室,營造出供住戶休閒娛樂的印象。然而,縣府核准用途僅限樓梯間、水箱與機房,建商同樣未提出用途變更。公平會認定廣告與事實明顯不符,裁罰承建的聯葳興業有限公司60萬元。
朴子市預售案「仰望」,其廣告平面圖將屋突2層的機房設計為桌球室,有誤導用途之疑。(圖/公平會提供)
兩案合計裁罰金額達110萬元,顯示建商若在廣告中誤導格局與用途,將面臨法律後果。依《公平交易法》第21條規定,若事業對商品內容、用途或其他涉及交易決策的重要資訊,作出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的表示,屬於不公平競爭行為,最高可處2,500萬元罰鍰。
公平會提醒,若消費者因誤信廣告而購屋,未來實際使用上恐面臨違規風險。常見的狀況包括被勒令拆除、停止使用或恢復原狀,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可能影響居住品質與生活安全。例如,將機房改為休憩空間,不但違法,還可能因噪音、濕度或管線維護問題而產生居住風險。
公平會特別建議,消費者在購屋前務必確認建物用途,可透過「全國建築執照存根查詢系統」比對廣告內容與核准用途,確保自身權益。若發現廣告資訊與實際設計不符,也可向相關單位檢舉。
此次嘉義兩建案遭罰,不僅提醒建商在行銷過程中必須遵循法規,更對消費者敲響警鐘。房地產交易金額龐大,資訊的不對等常導致消費糾紛,亦再次證明「看廣告不如查建照」的重要性,唯有透過官方資訊的核對,才能避免因一時衝動或誤導而做出後悔的購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