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溫度,就像最近剛轉涼的天氣,看似冷清,但底層熱度未退。根據戴德梁行 2 日發布的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345 億元,前三季累計近 1,110 億元,顯示市場動能仍在。不過,在央行限貸令的緊箍咒下,過去在土地市場呼風喚雨的建商,如今也得改變策略,從單打獨鬥轉向同業合作的「取暖式投資」,透過合資、讓渡股權等方式分攤風險,成為在資金寒冬中求生的新顯學。
嘉義地區近期有兩起建案因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遭公平交易委員會開罰,合計金額高達110萬元。公平會指出,建商在廣告中將原規劃為樓梯間、機房的屋突層,誤導性地設計成臥室、健身房或桌球室等生活空間,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規定,恐對消費者購屋決策造成重大影響。公平會提醒,購屋前應務必查核建物合法用途,以免落入廣告陷阱。
六都地政局今(1)日公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9月六都交易量1.6萬棟,年減幅度達30%且月減4%,反映7、8月房市淡季且買氣平淡,其中台北、高雄兩都更創下9月同期新低紀錄!第三季移轉量也僅5.2萬棟,年減幅度同樣達3成,專家表示,在政策引導下今年房市相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度降溫,第三季的房市交易表現平淡。
仲量聯行今日舉辦第三季市場記者會,公布重磅數據顯示,台灣商業不動產交易額達 448 億元,前三季累計達 1,166 億元,創下近十年同期第二高紀錄。其中廠房交易最為亮眼,單季交易額高達 273 億元,創下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量六成,季增率更高達 86%。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 47%,接近總成交額的一半,充分展現市場主導地位。
台中南屯區單元五出現億元級土地交易,實價登錄揭露永春東七路、龍鎮一街角地4月成交總價達6.95億元,換算單價約72萬元,成為該區段第4高價。經查,該案並非市場典型買賣,而是寶佳集團旗下法人將土地轉售回母公司自然人林家名下,採罕見「法人賣給自然人」逆向操作,展現大型建商的資產調度策略。
根據台中市地政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25年9月台中市買賣移轉棟數為3,600棟,較8月下滑3.8%,年減幅更達28.5%,整體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不過,區域表現出現明顯分化,海線的梧棲區因大型建案交屋潮帶動,單月交易量創下統計以來新高,反觀北屯則跌落谷底,房市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