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樓鎖定「金雞母」!這些企業搶攻南高雄的「雙軸資產」思維
境外公司「貝里斯商優亨(股)公司」,7月以近2.8億元現金,霸氣「打包」苓雅區整棟商辦「青年館大樓」。(圖/記者蘇茵慧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高雄報導
今年度南高雄精華地段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可謂高潮迭起,交易金額屢創新高,背後潛藏著大型企業對城市轉型的高度信心;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興富發集團於今年7月拍板,以14.5億元重金購下指標性的麗尊酒店(土地及地上建物),同時近期實登也揭露,設立於高雄的境外公司「貝里斯商優亨(股)公司」,7月以近2.8億元現金,霸氣「打包」了苓雅區整棟12層樓商辦「青年館大樓」;類似的狀況在去年8月時,同樣具旅宿背景的河堤集團,1.5億元購入前金區的「中華百富大樓」。
這三起總價動輒上億的指標性交易,雖然發生的時間點略有先後,但其共同鎖定南高雄核心商圈大坪數商用不動產的策略高度一致,揭示當前大型企業置產思維已從傳統的單純收租,轉向以「資產活化」和「多角經營」為核心的戰略性購置,以搶佔高雄產業與觀光「雙軸起飛」的紅利。
興富發集團的購地思維展現了建設開發商的精準判斷力與執行力。他們在7月以高價收購麗尊酒店,除了反映集團總裁鄭欽天對高雄的長線願景與強大信心外,更重要的是看中該標的立即可用的旅宿基礎與精華區塊的商業價值。
興富發集團旗下已擁有多家知名品牌飯店,收購麗尊酒店不僅是純粹的房地產投資,更是集團快速擴張旅宿版圖的戰略佈局。由於該標的緊鄰中央公園、新崛江等觀光核心,又具備交通便捷性,其資產本身已是一個成熟的商業載體。集團的企圖心在於透過品牌重塑與改裝再營運,快速切入高雄蓬勃發展的觀光市場,建立品牌能見度與影響力,並可作為未來在南高雄進行其他大型開發案的指標性據點。
貝里斯商優亨公司以無貸款現金購入青年館大樓,這家公司同時具備不動產租賃與旅館業背景,旗下經營知名商旅品牌。雖然青年館大樓目前部分樓層由銀行長期租用,具備穩定且亮眼的租金投報率(粗估達5%~6%),但業界普遍推測,該公司絕非滿足於單純收租。同樣的情境也發生在河堤集團購入中華百富大樓的案例上,該集團以多角化經營聞名,跨足旅宿、餐飲等。
此兩起交易的思維,是鎖定產權單純、坪數規模大且位於精華地段的老商辦,相較於開發全新的酒店,直接購置整棟商辦,除了能立即繼承優質租客的穩定現金流,更重要的是為未來保留了極大的資產活化彈性。一旦時機成熟,企業可以依據自身品牌策略,將商辦空間彈性調整,改建為品牌商旅,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搶佔高雄的觀光紅利,達成效益最大化的企圖心。
這三起交易的共通性,建立在政策、產業與地理三個黃金三角要素之上;在政策面上,政府實施的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採「管住不管商」的規範,使得商用不動產在住宅市場受到信用管制時,成為巨額資本進行資產配置與尋求保值增值的重要管道。這種置產形式兼具了投資收益與自用價值,為具備雄厚資金的企業提供了最大的彈性。
在產業價值上,三家企業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具備「商務與觀光雙軸需求」的資產。在南高雄,亞灣區發展與高科技產業的進駐,為商辦帶來穩定的商務租賃需求;而同時,新崛江、高流、駁二等觀光景點的匯聚,又為旅宿業創造了爆發性的成長動能。這使得位於苓雅區、前金區等亞灣區周邊範疇的商業大樓,成為企業布局的共同錨點。
市場明確傳達一個訊號:南高雄的商用不動產市場,正被視為具備長線發展願景與高彈性資產活化潛力的戰略高地,預期將成為大型資本搶佔高雄發展紅利的主流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