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盛傳,中央銀行可能在 9 月的理監事會議上,為都更危老貸款開一扇「後門」,將其排除在不動產貸款總量計算之外,為銀行緊繃的放款額度鬆綁。不過,市場引頸期盼的「政策紅包」,央行 14 日發布新聞稿直接打臉,強調相關傳言純屬臆測,並重申其金融穩定優先的監管立場。
近年來,台南多次遭遇罕見颱風與豪雨,部分地區排水不良引發淹水,甚至出現屋頂被強風吹翻的災情;這些現象顯示,在全球氣候日益極端的背景下,城市的防災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其中包括老舊排水系統效能不足,以及部分建築物耐災性能低落。
你沒聽錯,在 2025 年的台灣買房,最荒謬的不是房價,而是你和銀行簽完約、對完保,滿心歡喜準備交屋時,卻被告知「先生,恭喜你,你的貸款核准了,但錢要等到明年農曆年才下得來」,這不是單一個案,而是全台上演的「房貸之亂」現形記。
房市到底是冷是熱?中央銀行最新出爐的數據,恐怕讓很多人都看傻了眼,明明政府打炒房政策一波接一波,升息循環也未停歇,自住買盤的購屋貸款餘額卻像失速列車般衝破 10.98 兆元,再創歷史新高;反觀代表房市供給風向的建商建築貸款,年增率卻是直直落,創下近 4 年來新低,一邊火熱、一邊急凍的矛盾現象,不禁讓人想問,央行這盤棋究竟是怎麼下的?
中央銀行最新數據揭露警訊,光是 7 月份,台銀、土銀、合庫、華銀與一銀等五大銀行的「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史無前例地暴衝至 1,217 億元,年增幅高達 116%,一舉改寫 30 年來的單月最高紀錄,這股前所未見的資金洪流,幾乎全衝著「新青年安心成家貸款」而來,市場游資全面湧向不動產,主管機關密切關注市場是否瀕臨過熱失控的邊緣。
近期財政部對新青安房貸釋出重要解釋,如果你正在看房,甚至已經簽約買下帶有租約的房子,很抱歉!這筆貸款你恐怕就與新青安的優惠失之交臂了。根據最新消息指出,財政部明確表示,民眾購置的自有住宅若帶有前屋主尚未到期的租約,將直接無法申辦新青安貸款,這等於直接宣告了「邊租邊賣」的交易模式,在新青安政策下將面臨重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