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重建市場持續升溫,台北市都更處公布最新數據,今年前 5 個月危老重建申請案件已達 85 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約 18%,成為房市新亮點。在政府持續優化申請流程及提高獎勵容積的雙重加持下,台北市危老重建市場正式進入「加速成長期」,為老舊社區注入新活力,更為房市帶來穩定發展動能。
2025 年台灣房市遭遇嚴峻寒流,購屋信心已跌至近年多頭市場以來的新低點,根據最新統計,4 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 -7.3%,房市買氣疲軟態勢明顯。 台經院指出,這波買氣急凍,反映了今年 3 月台積電宣布將擴大赴美投資 1,000 億美元的消息,國內民眾對台積電在台投資計畫是否生變的擔憂,加上銀行信用管制政策持續壓抑房市動能。
央行近日向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交書面報告,直陳自 2020 年 12 月推動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以來,房市已逐步降溫,但仍點名「國銀不動產貸款餘額偏高」及「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兩大未解隱憂;截至 3 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餘額高達 14 兆 6,397 億元,較去年底仍大舉增加 829 億元,央行研判房市鬆綁時機仍未到來。
新台幣如雷霆般強勢升值,5 月初一度衝破 29.59 元關卡,創下 1988 年以來單日最大升幅,匯率震盪對當前下修中房市究竟帶來何種衝擊?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匯率變動對房市影響可謂「一體兩面」,短期熱錢雖帶來資產升值效應,但長期恐加速打擊經濟基本面,將房市推入更深的修正泥淖。
央行第 1 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揭露,在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央行理事一致認為川普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極高,恐對台灣經濟產生負面衝擊,目前央行既無升息必要也無降息空間。多位理事表示,由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政策可預測性太低,如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美國關稅調高,恐推升國內通膨,在如此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貨幣政策應以保守為宜。
台灣經濟研究院 (台經院) 公布最新景氣調查,示警不僅住宅市場面臨挑戰,商用不動產也難逃衝擊 ,受到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影響,台經院大幅下修 2025 年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預期,3 月製造業、服務業及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下跌,單月跌幅更創近年新高,企業對未來景氣轉趨審慎甚至偏向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