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政策急轉彎 央行陷兩難將採三部曲因應
行政院為房市政策開了一扇窗,卻讓站在門口的央行面臨抉擇。如何在穩定金融與市場需求間找到平衡點,正考驗著央行的政策智慧。(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行政院近日為新青安房貸鬆綁《銀行法》第 72-2 條約束,雖為首購族解套,卻也讓長期緊縮銀根的中央銀行陷入政策兩難,市場焦點已從「政府是否該救市」,轉向「央行如何化解部會間的政策衝突」。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過去幾年因政策協調不足,已對市場造成干擾,如今央行面對此一轉變,預期將採取三部曲逐步因應,以穩定市場秩序。
回顧近年房市政策的演進,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矛盾軌跡, 2021 年房市主升段期間,各部會雖推出打房措施,但因步調不一,反而造成市場價格持續上揚;到了 2023 年下半年,當市場已出現自然降溫跡象,政府卻為特定考量逆勢推出新青安優惠貸款,刺激了新一波的購屋潮。為應對此一非理性熱度,央行不得不在 2024 年 6 月收緊信用管制,卻意外導致首購族「房貸荒」,影響了市場的正常需求,最終,行政院在近期被迫再度出手鬆綁,形成政策上的矛盾循環。
面對行政院的政策轉向,李同榮預測,央行在 9 月的理事會後,可能採取以下三步驟回應,以求在穩定金融與回應民意間取得平衡。第一步,是為換屋族鬆綁限制。目前央行已將「先買後賣」的緩衝期延長至 18 個月,未來可能進一步比照財政部重購退稅給予兩年緩衝,並逐步放寬對第二戶的貸款限制;第二步,是調整銀行放款的集中度。央行可能採取兩種方式,一是適度放寬目前 36% 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標準;二是更積極地鼓勵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增加資本支出,透過擴大企業總放款規模,來稀釋不動產貸款的比重。
第三步,則是考慮調降存款準備率。存款準備率是央行要求銀行必須存入央行的資金比例,調降此比例,等於是向市場釋放銀行的可貸資金。李同榮指出,以目前銀行體系近 60 兆元的總存款計算,每調降一碼(0.25%),便可為市場釋出約 1,500 億元的流動性,這是在利率政策不變下的重要調節工具。
根據最新統計,六都成屋房價已連續三季下跌,交易量更跌至八年最低點,數據確認房市已進入修正調整期,央行實不必過度擔憂鬆綁限貸會導致市場過熱復燃。李同榮強調,當前政策矛盾若不及時修正,過度萎縮的交易量懲罰的並非投資客,而是真正有購屋需求的自住客層,對整體產業與消費者皆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