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屋潮來襲!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今年1-5月住宅使照量創下2006年有統計資料以來新高,達5.5萬戶,專家指出,在目前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下,大量的交屋潮湧現恐面臨即將交屋,但貸款成數不如預期的狀況,須留意資金不足帶來的交屋違約風險。
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近三年全台住宅火災起火原因以電氣因素居首位,占比高達40.1%,遠超過爐火烹調與遺留火種,未曾察覺的用電風險,正是居家安全最容易被忽略的破口。對於居家用電安全,普遍缺乏基本認識,中華消防協會專任講師葉俶題博士就提到,一般想到配電問題,都會直覺找水電師傅,但實則上有「電機技師」是經過國家高考合格的,配電要相信專業,並且最少半年就該檢視家中的配電盤,對配電設備要有基本理解,以防範於未然。
房市交易量在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急凍,代銷、房仲皆很有感,產業鏈受衝擊,市場也關注是否有「倒店潮」的風險,不過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包含代銷、仲介等不動產經紀業的設立備查家數,於6月達9,845家,再寫下新高,專家即表示,目前不減反增,反應的是半年前的景氣,就算現在有倒店潮,也要等一年後才會顯現。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今日表示,自央行宣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投資信心指數趨勢已連續四季下滑,「央行信用管制、產業壓力山大!」,土建融限縮及貸款限制,減低了開發商購地的追價力道,更逐漸以都更、捷運聯開及合建分回為目標,以減少財務風險。不過,高雄反倒因台積電逐年設廠,使得諸多關聯產業持續加溫,在辦公室、土地開發市場都在「偏向樂觀」的信心水準。
台灣的緊張氣氛,又把「防空洞」又把話題給炒熱,你家樓下的停車場真的是避難所嗎?過去被當成「蚊子館」的防空避難設施,現在因為地緣政治風險飆升,政府決定硬起來,內政部不只要推動新版指引,更將防空洞正式納入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除了提升城市防衛韌性,也間接預示了潛在戰爭可能性,政府要讓民眾不再只是空有名義的避難空間,而是真正可靠的「地下城」。
不動產詐騙再現新招,俗稱「台版地面師」的詐騙手法近期層出不窮。常見詐術包括假冒屋主賣房,租屋取得鑰匙後偽造產權資料進行交易,受害者在完成交易後才發現一切是場騙局。 另一種是先支付頭期款取信屋主,再利用房屋同時向銀行與民間辦理貸款,過戶後人間蒸發,原屋主不但拿不到尾款,還可能背上額外貸款。 還有不肖房仲與投機客合作,壓低屋主售價、掩蓋屋況問題後再轉手圖利。專家呼籲,交易過程應審慎確認身份、產權與履約流程,防止陷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