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裝修用電安全找水電師傅? 專家:「電機技師」大家都不知道
專家齊聚解析居家用電安全,並呼籲最少半年就該檢視家中的配電盤。(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近三年全台住宅火災起火原因以電氣因素居首位,占比高達40.1%,遠超過爐火烹調與遺留火種,未曾察覺的用電風險,正是居家安全最容易被忽略的破口。對於居家用電安全,普遍缺乏基本認識,中華消防協會專任講師葉俶題博士就提到,一般想到配電問題,都會直覺找水電師傅,但實則上有「電機技師」是經過國家高考合格的,配電要相信專業,並且最少半年就該檢視家中的配電盤,對配電設備要有基本理解,以防範於未然。
為喚起大眾對於居家用電安全的重視,中華消防協會與施耐德電機發起全台「居家用電安全認知調查」,今(17)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居家用電迷思就有五大項,包含忽略總電流負荷、覺得沒跳電就安全、忽視家中配電設備、長期未檢未換,以及電力工程沒有謹慎規劃等,並有高達73.4%不清楚家中配電總量,「先插再說」的行為埋下過載與跳電風險。
葉俶題博士表示,近三年全台住宅火災中,電氣因素為最主要的起火原因。從此次調查也發現,多數民眾對跳電保護機制、配電設備使用年限,以及配電盤的位置與功能等,普遍缺乏基本認識,這會讓居家潛藏用電風險。協會建議,居家安全的起點應從事前預防做起,強化民眾對配電設備的理解,同時也呼籲政府應更重視相關議題,由上到下帶動全民用電意識提升。
資深電機技師林進財指出,一般配電設備的使用壽命約為20至25年,在台灣高溫潮濕的氣候及用電電器日益增加下,實際壽命可能更短,現在全台已有逾半數住宅屋齡超過30年,建議民眾在裝潢時,除了關注建材與防水等工程,也應優先規劃用電安全。入住後,更應定期請專業水電師傅檢查電力系統,並適時汰換老舊設備,以預防線路或配電設備元件老化導致的潛在風險。
他說,最少半年就該打開一次家中的配電盤,檢視看看設備有沒有異常、潮濕,也建議在每一個分路開關上標註區域名稱,了解每一個開關在哪一個迴路,像是冷氣、電熱水器、洗碗機、冰箱等,都是高耗能電器,迴路也需特別注意。
施耐德電機配電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薛乃寧則提到,新建案常常會看到標榜新世代宅、安全宅,會強調使用漏電斷路器,但其實要看的是有無合適的「獨立迴路」設計,尤其廚房有許多高耗電的電器,像是電鍋、烤箱、微波爐等都需要獨立迴路,因此無論是看房或裝潢時的設備更新,鼓勵民眾都應主動詢問配電設備與規劃,優先選擇具備安全認證、品質穩定且符合需求的斷路器及宅內盤。
至於很多人最常遇到的家裡跳電問題,林進財表示,可能第一時間根本找不到家中配電盤在哪裡,多數人會直接重開來復電,但跳電其實是警訊,應該要逐一去檢視問題所在,他建議,家中如果頻繁發生跳電狀況,應立即找專業技師來檢修。
葉俶題博士也分享處理跳電的正確做法,首先要先打開家中的配電盤,檢查是哪一個開關跳脫,如果是廚房區,就建議先拔下廚房電器的插頭,重新開啟斷路器後,再一一插回插頭確認,以找出問題源頭。
林進財進一步指出,台灣目前沒有明文規定配電盤多久要檢查,只有《電業法》第43條規定,住宅每3年要檢查一次,但宅內配電設備並沒有強制檢查,而是住戶本身就要有的維護認知。他呼籲,就算家中用電都正常,沒有發生跳電等情形,但至少10年請專業技師來檢查,更能保障家人與鄰居的生命財產安全。
中華消防協會與施耐德電機共同發布全台居家用電安全認知調查,揭五大用電迷思與行為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