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火未歇,全球金融局勢詭譎,今年的工業地產市場正上演一場冰與火的雙面牌局,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的最新數據揭示了一個核心「盲點」:前 8 月高達 562 億元的交易量,並非來自單向的市場榮景,而是由兩種截然相反的動機所共同推動;牌桌的一方,是面臨衝擊、急於「資產活化」以斷尾求生的企業;另一方,則是手握重金、意圖在市場混沌中「彎道超車」的產業龍頭,這兩種力量的拉扯,共同構成了當前市場最真實的樣貌。
房市交易急凍之下,代銷業績顯著受到影響,海悅(2348)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32.46億元,年減17.65%,EPS為3.26元,較去年同期EPS 9.36元,獲利明顯受影響。
買氣凍迎交屋潮,近期建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第四季全台待售新成屋住宅數量高達11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大關,創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從六都各行政區待售新成屋數量排行來看,以桃園市龜山區4,737宅居冠,其後分別為台中市北屯區4,446宅、桃園市中壢區3,930宅、新北市板橋區3,526宅、桃園市桃園區3,370宅。
信義房屋(9940)今(11)日召開第2季法人說明會,公布Q2合併營收為22.93億元、季增3.60%,日本事業增、不過台灣仲介事業較去年同期減少達45.86%;上半年合併營收則為45.0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9.32%。
美國對等關稅各國稅率逐漸明朗,台股利空出盡,更在科技業帶動下,又重新回到2.4萬點的高檔水準,收在24,021.26點。不過營建類股指數今(8)日仍收黑在495.85點,仍較3月底關稅戰前跌幅達11%,更較去年第三季房貸之亂當時的指數高點,跌幅高達3成,專家認為,營建業在政策調控與市場信心轉向後,整體表現的確有點悶。
當住宅市場的需求受限貸令影響而量縮,高雄房地產的投資風向正悄然轉移。近年,從楠梓台積電園區、左營高鐵特區、亞洲新灣區,「上班」這兩個字成為高雄房市下一個關鍵字。高雄市代銷理事長謝哲耀在日前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研討會上時指出,高雄商用不動產市場發展,已逐漸從傳統租賃過渡到資產配置、企業形象布局的新階段,未來投資與自用的需求都極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