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政府地政局今(16)日公告,本年度第2次市地重劃區抵費地標售案,釋出麻豆工業區、北安商業區與新營客運轉運中心等三大重劃區共14筆土地,總計底價金額逾22億元,此次標售的三大區域涵蓋工業、商業及產業專用地,其中在「商60」所釋出3筆中,有2筆為上次流標,本次再次捲土重來。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13)日赴市議會備詢,輝達台灣總部進駐北士科 T17、T18 基地的解約金問題成為議員質詢焦點。副市長李四川透露解約金約 5 億到 8 億元,加上需歸還新光人壽先前繳交的 30 多億元,但議員質疑金額合理性,擔心新壽漫天要價讓議會陷入兩難。
保險業重回商辦市場搶食大餅!隨著金管會調整不動產收益率標準,2025 年保險業投資商辦市場明顯回溫,光是今年就有多筆大型交易案,總投資金額突破百億元。其中最受矚目的新光人壽北士科地上權案,外界盛傳將成為輝達總部,成為保險業重返商辦市場的指標案例。
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溫度,就像最近剛轉涼的天氣,看似冷清,但底層熱度未退。根據戴德梁行 2 日發布的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345 億元,前三季累計近 1,110 億元,顯示市場動能仍在。不過,在央行限貸令的緊箍咒下,過去在土地市場呼風喚雨的建商,如今也得改變策略,從單打獨鬥轉向同業合作的「取暖式投資」,透過合資、讓渡股權等方式分攤風險,成為在資金寒冬中求生的新顯學。
嘉義地區近期有兩起建案因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遭公平交易委員會開罰,合計金額高達110萬元。公平會指出,建商在廣告中將原規劃為樓梯間、機房的屋突層,誤導性地設計成臥室、健身房或桌球室等生活空間,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規定,恐對消費者購屋決策造成重大影響。公平會提醒,購屋前應務必查核建物合法用途,以免落入廣告陷阱。
仲量聯行今日舉辦第三季市場記者會,公布重磅數據顯示,台灣商業不動產交易額達 448 億元,前三季累計達 1,166 億元,創下近十年同期第二高紀錄。其中廠房交易最為亮眼,單季交易額高達 273 億元,創下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量六成,季增率更高達 86%。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 47%,接近總成交額的一半,充分展現市場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