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台中市政府財政局進一步祭出紓困措施,即日起至9月30日止,針對承租市有非公用不動產且供營業使用者,減收租金50%。台中商仲業者表示,政府帶頭減租雖然有助於帶來拋磚引玉的效果,但疫情若持續影響民眾經濟活動,店面收益恐怕仍不易支撐營運成本,替代率高的餐廳恐將是第一波倒閉潮衝擊的對象。
隨房市觸底復甦,房地合一稅也同步大幅飆升,根據財政部統計房地合一稅收資料,2019年相較2018年,稅收大幅增逾一倍,成長至60餘億元,而六都之中,稅收最多為台中市,而增幅最多者為新北市,房仲業者表示,符合課稅條件的個案有些都有增值獲利,民眾在報稅時,應多注意相關規定,才不至於日後產生可觀的稅負。
全國商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8)日對健全房市提出建言,建商看好市場復甦近年積極購地儲地,但雙北市土地稀缺且地價攀升,危老與都更已成建商在六都推案的主要土地來源,呼籲政府應延續危老原有獎勵條件以外,解除容積上限,並房地合一稅率調降,健全房市並加速都更與危老改建進程與成效。
今年為無殼蝸牛運動30週年,巢運於11月24日舉辦青年安居政策論壇,邀請各政黨說明其青年居住政策以及住宅法令修改等主張,今(13)日將各主要政黨回應整理公開並評比,民進黨、時代力量、親民黨以及台灣民眾黨均正面回應,而國民黨在青年居住問題上全然是交白卷,巢運痛批可謂「失職、失能」不予期待。
近期都會區商辦成為熱門標的,不僅頂級商辦租金攀高,中古產品出現獲利不斐的個案,根據最新實價揭露,北市中山區中古住辦大樓,屋主持有3年獲利450萬,專家表示,在房地合一稅制下,短期持有稅率最高45%,持有超過10年才降到15%,故不少貌似賺大錢的個案,其實獲利有限。
根據中央銀行最新公布7月五大銀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月增153.25億元,為637.09億元,創2016年1月房地合一課稅以來的43個月、逾3年半單月新高,加上買賣移轉棟數增溫,房市專家表示,主要因8月為傳統民俗月,民眾提前購屋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