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逐漸步入「超高齡化社會」,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建設公司,瞄準銀髮商機,開發樂齡宅、適老宅等,像是台中第一棟由合勤健康事業投資興建的「合勤共生宅」,自去年6月開幕以來進駐率迅速突破六成,在當地話題性十足。
2017年危老政策上路,似乎讓老屋春天再現。根據實價資料統計六都老屋近4年房價變化,其中以台南激漲近4成最可觀,台中也有超過2成3的漲幅,業者表示,近年危老改建的風氣日盛,近3年危老申請案件累計已核准破1200件,而房價基期低區域,配合加上龐大的觀光商機危老議題,使老屋房價扶搖直上。
危老政策持續帶動北市透天出現高價的交易,根據最新實價揭露,北市萬華區今年1月出現2.04億元透天厝成交,此外、長安東路上也分別有2棟透天以近億元成交,中山區更有老宅成交,備註危老改建,專家分析,大土地持分的舊透天、平房與商業區的土地,改建效益最高,因此可發現實價有些透天厝的交易產生。
危老改建持續發酵,政府也正著手延長危老政策的落日時間,帶動市場老宅買賣與改建整合的腳步加快,根據實價資料顯示,台北市的天母地區就有兩棟屋齡59年的老舊透天平房,地點靠近磺溪並不具有店面效應,但建坪44坪的透天分別成交1億296萬元與9204萬元,整合者應該看好改建效益,透過購買大地坪的透天申請獎勵重建。
近年老宅交易頻繁,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房貸數量逐年增加,今年第2季更將近7000件,創下近10年新高,平均貸款成數亦達近年新高、利率創新低。業者分析,雖然整體住宅日漸老化,不過地段佳、坪數實在的特性,加上危老改建議題發酵,條件較好的老宅對於購屋人仍有不錯的買氣。
國人購屋的平均屋齡有兩極化的現象,根據最新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1季近萬人成為新房貸一族,但有趣的是,第二多居然是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逾5500件,貸款成數也有7成之多,房地產業者認為,主要市中心新屋價格不夠親民、預算不夠,另外也反映出台灣住宅老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