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寵物飼養人口不斷成長,「毛小孩經濟」逐漸成為零售市場中的新亮點。台中市西屯區中科生活圈、福科路上,近來出現不少大型商業空間轉型,其中,原為中力健身房的店面於去年10月退場後,目前已由老地方寵物生活館進駐,同條路上,金石堂書局撤出後則轉為大樹藥局,另外還有高山幼稚園也在今年開始招生,整條路幾乎找不到空缺店面,中科人的消費實力驚人,強吸旗艦店家進駐。
台南市住宅市場最新數據顯示,雖然6月交易量較前期大幅增加23.07%,但房價仍持續微幅下修,形成「價跌量增」的現象。地政局指出,房貸緊縮政策未見鬆綁,加上國際經濟局勢不確定,使購屋族群態度趨於保守,市場觀望氛圍濃厚。進一步觀察實價登錄,台南市自今年7月起,預售屋申報件數已呈現逐步下修,本期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大減88%,顯示市場動能逐漸減弱。
全國工業總會 2025 年白皮書,提出一次關鍵的戰略轉向,反映出台灣產業界對現行經濟模式的重大憂慮。政策建言書中,「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首次被置於四大優先議題之首,其重要性已超越傳統的出口、勞工與能源問題,揭示了工總的核心判斷;在傳統外銷成長引擎面臨失速風險的當下,應改弦易轍,轉向由大規模房地產再開發計畫,來驅動國內需求,作為支撐台灣經濟的新動能。
拋開市場總量數據的迷思,今年前 8 月累積的 1,134 億元商用不動產交易額,並非反映一個健康、均衡的市場,而是揭示了一場正在台灣上演的產業生存遊戲。市場的「盲點」在於,這筆千億資金的流動,實質上是一場大規模的資產轉移,其背後的核心邏輯極為清晰:在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半導體產業正挾其龐大資本,精準承接由營運受困的傳統產業被迫釋出的廠房資產。一方是拿錢換取未來十年的戰略產能;另一方,則是拿廠換取眼下的生存現金。
高雄的「軌道經濟」拼圖,在今(29)日嵌上了最關鍵的第一塊。備受矚目的「高雄捷運橘線O10/Y18衛武營站土地開發案」,於高雄市政府正式舉辦簽約典禮,這也是高雄史上首件、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捷運聯合開發案,更成功吸引達麗建設、華友聯集團與海悅團隊等民間三大巨頭,合組開發公司豪擲 253 億元資金投入,將衛武營站周邊,打造成一座結合藝術、生活與交通(TOD)的國際級藝文生活園區。
暑假出遊旺季,8月對比7月天氣相對穩定,看屋回歸正常,各大房仲門市交易量出現小幅反彈,不過在房貸仍鬧錢荒下,交易量要大不易,業者指出,部分屋主對於後續經濟景氣擔憂浮現,因而降價幅度擴大以爭取成交機會,不過,也擔憂即使賣方願意降價,買方可能也無法貸款,使得交易量難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