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案找死、不推等死」建商困進退兩難之局,據市調統計,今年房市大檔「928檔期」北台灣總銷規模百億以上的大案,竟只剩新北板橋1案撐場,預估北台灣整體推案量約僅1,108億元,將創下2019年房市熱潮以來的5年最低量。
台中房市正面臨「量縮價撐」的矛盾局面,隨交屋潮來臨,也迎來壓力測試,根據「大臺中房市交易動態資訊平台」114年Q2季報,台中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 9,718棟,季減7.8%、年衰退29.2%,已連三季下滑,顯示買氣持續降溫,不過,Q2成交金額卻達 2,379億元,季增38.8%、年增14.2%,創下統計以來第三高點,代表市場仍由高總價產品撐住,並非剛性需求回升。
受惠海線與市區交屋潮來襲,台中房市8月買賣移轉量能回溫,台中市地政局統計顯示,8月全市買賣移轉4,229件,較7月月增3.30%(+135件),較去年同期年減23.79%,但仍是六都唯一正成長,建物棟數方面,8月為3,742棟,較7月增加83棟,主因梧棲、沙鹿等海線城鎮大量交屋,加上市區南區、東區指標案完工,形成單月動能的主要支撐。
當住宅與土地市場因政策與成本壓力陷入觀望之際,台灣的工業地產正上演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轉變。數據顯示,企業「不買地、只買廠」的趨勢已然成形,因高昂的營造成本,購地自建的意願大幅減弱,取而代之的是競相砸錢搶購可「即刻投產」的現成廠房。日月光集團旗下環鴻科技近期斥資 11.5 億元,購入台中精密機械園區內一處高規格廠房。根據世邦魏理仕的最新研究,這股風潮有著明確的數據支撐,統計 2025 年上半年,全台工業土地的成交金額急凍,較去年同期大減 29%,總額僅 165 億元;然而,現成廠房的交易卻是熱火朝天,上半年交易總金額高達 255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竟逆勢暴增 61%,這一來一往的巨大反差,清晰地描繪出製造業主在佈局策略上的巨大轉變。
受到第七波信用管制、房貸緊縮等利空影響,2025年上半年房市交易持續退燒,據591實價登錄統計,十大熱區交易量更較過往大幅縮水,交易量最大的桃園中壢及桃園兩區,今年雖然有近2千件交易量,但相較去年同期仍大幅衰退近7成,而即使量縮有感,房價降幅仍在1成以內。
台中危老重建市場正面臨由盛轉衰的轉折。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與台中市都發局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台中累計危老核准案數達 885件,居全台第二,但從年度走勢來看,2023年曾以175件達到高峰,2024年下滑至 147件,2025上半年僅 62件,恐將連兩年下滑,顯示市場氛圍明顯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