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設有戶籍住宅的平均人口數降至2.95人,創下自2009年有紀錄以來歷史新低,也是首次跌破3人大關,並以以新北市、高雄市平均人口數達2.73、2.79人最低。小宅也因而成趨勢,統計上半年坪數最小的新推案,就有4案坪數不到10坪,分別在台北市及桃園市,當中最小坪數的位在桃園大園,權狀6.7坪、室內實際面積僅4.8坪,總價240萬元,實屬罕見。
買房該往哪裡看?專家指出「人多的地方才要去」已成不敗真理。根據電信信令人口統計,桃園大園、台中西屯、台北中山等區具備產業、交通、商業三大要素,成為人口紅利熱區,房價易漲難跌。面對市況觀望期,選對地點與產品,反而是最佳進場時機。
中央銀行自去年9月啟動第七波信用管制,打炒房政策持續未見鬆綁,導致開發商購地態度日益保守。根據台中市建地交易資料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市推案熱區中規模600坪以上建地僅成交15件,低於過往同期水準。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直言:「開發商根本不急,土地交易已經冷卻,若融資環境持續緊縮,市場回溫根本無從談起。」
六都地政局今(1)日陸續公布6月建物移轉棟數為1.8萬棟,雖較5月月增5%,但年減幅度仍達24%,統計上半年六都移轉量僅10萬棟,年減幅度達27%,較去年同期減少26.6%,也創下自2018年以來最低紀錄,專家並預期,今年移轉量可能出現近7年來首度跌破30萬棟,全台房市進入冷淡期。
「中古屋房價正在緩跌,預售屋房價仍續漲。」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24)日如此解析房市現況。另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加新竹在上半年房價依舊一路走高,今年平均成交單價為47.6萬,年漲逾1成,成為不少買方縮手的關鍵,因此新案完銷數量也呈現雪崩式下滑,從去年的717案下降到303案,其中又以台中、新竹縣市下降逾7成最慘。
台中房市再度浮現高房價警訊。大臺中房市交易資訊動態平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第4季台中市房價所得比達12.98倍,創下歷史高點,意味著家庭須不吃不喝近13年,方可負擔一戶中位數住宅,此一數據遠高於國際普遍認定的合理區間(6至8倍),揭示出房價已嚴重偏離民眾可支配所得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