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近年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公辦都更案總招商金額已突破2,000億元,從北高雄的半導體效應到南高雄的金融、AI產業聚落,都成為市場焦點。長年以自然景觀著稱的東高雄澄清湖,也在都更、公園、捷運三大利多帶動下,逐步展現翻轉契機。
位於台北市忠孝西路與中山南路的「台北市議會舊址地上權開發案」,於2017年間由豪昱營造為授權代表的合作聯盟,以投標權利金28.88億元得標,並以「金毓泰」名義完成簽約,不過金毓泰涉利用台北市議會舊址、新北市林口區新市鎮核心近萬坪地上權等標案,向多家銀行詐貸4.8億元,海悅今(19)日則澄清,「此為金毓泰前經營團隊的不法行為,與海悅暨旗下子公司完全無涉。」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草案擬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保障租客權益,不料政策風聲方出,市場卻先傳出房東預謀大漲 30% 租金的震撼消息,引發租屋族群恐慌。對此,內政部緊急澄清,強調該案例為商用辦公室租賃,與住宅市場特性有別,呼籲外界不應將個案與修法直接掛鉤,試圖為尚未成形的政策止血。
社子島開發案再掀波瀾!針對今日社子島自救會等民間團體痛批社子島開發是「大錢坑、大迫遷」,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火速澄清,強調社子島區段徵收整體開發具有公益性及必要性,並非外界所稱的迫遷行為。
由台糖學苑轉型的苗栗縣 224 戶社會住宅,近日因台糖公司通知地方政府將於明年(2026)7 月租約期滿後不再續約,引發外界對中央住宅政策是否轉彎的疑慮。對此,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提出澄清,強調該案最初為疫情期間的階段性專案,並非永久性社宅,未來該房舍仍會配合國家住宅政策,評估轉型為「婚育宅」使用,並非收回作為一般租賃住宅。
美術館特區、農16、亞洲新灣區、澄清湖特區,往往被視為高端住宅區,一直以來受到許多高資產族群的青睞;根據財政部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統計資料,2022年鳥松區平均綜合所得達103.8萬元,位居全市第二,其中大華里與夢裡里等澄清湖周邊地區,長年在高雄各里的所得排名中名列前茅,由此可見即便有其他新興商圈區域,澄清湖特區一直都是高資產客群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