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修法未行 漲租傳聞先起 內政部急澄清

租賃修法未行 漲租傳聞先起 內政部急澄清

租賃修法未行 漲租傳聞先起 內政部急澄清

租賃修法未行  漲租傳聞先起 內政部急澄清

法令的善意,對比市場的躁動。一紙公文試圖為租屋族撐起保護傘,但傘外的風雨,似乎從未停歇,租屋正義之路仍充滿挑戰。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草案擬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保障租客權益,不料政策風聲方出,市場卻先傳出房東預謀大漲 30% 租金的震撼消息,引發租屋族群恐慌。對此,內政部緊急澄清,強調該案例為商用辦公室租賃,與住宅市場特性有別,呼籲外界不應將個案與修法直接掛鉤,試圖為尚未成形的政策止血。


《租賃條例》修法方向觸及了最敏感的租金議題。內政部規劃將續約租金漲幅的天花板,與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租金指數」年增率進行連動。檢視過往數據,租金指數年增率多落在 2% 至 3% 之間,這意味著若以三年租期保障為例,續約時的租金總漲幅將被控制在 6% 上下。


內政部強調,規劃幅度與當前多數租賃契約的市場慣例差異不大,目的是在保障租客穩定居住權的同時,也保留房東隨市場機制合理調整租金的彈性,並非要強制凍漲租金。然而,官方的理性數據,似乎難以撫平市場的非理性預期。近期主計總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房租類指數已連續數十個月上揚,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租屋族的實際生活壓力體感強烈。


在「萬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的社會氛圍下,任何與租金相關的風吹草動,都足以撩撥大眾的敏感神經。市場人士分析,部分房東的預期性漲價心理,反映的是對未來政策不確定性的規避,擔憂一旦法規上路後漲價空間受限,不如趁著空窗期「一次漲足」,這種預期心理一旦蔓延,恐將引發連鎖效應。


內政部試圖以資訊透明化作為應對策略,重申已推動的租賃實價登錄制度,將全國各行政區、不同房型產品的租金統計資訊公開上網,供民眾查詢,建立客觀的市場行情參考基準,讓租客在尋找物件時,能自行判斷租金的合理性,避免因資訊不對等而蒙受損失,不過,目前租賃實價登錄的涵蓋率與即時性,是否足以抗衡市場的漲價預期,仍有待觀察。


內政部修法立意良善,解決長期以來租屋市場中,房客續約時常面臨房東漫天喊價的困境,但法規的設計,也為市場留下伏筆。內政部補充,租期保障期間屆滿後,房東仍可根據屋況、設備條件及整體市場行情,與房客協議訂定新的租金價格。


換言之,法規主要規範的是「保障租期內的續約」,對於租期結束後的新契約,房東依然保有相當的訂價權,這項政策能否真正穩定租屋市場,或只是將漲價壓力遞延,避免了短期內的劇烈波動,其長期效益仍是未知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