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海嘯」席捲全台房市,尤其預售屋受到這波信用管制影響,買氣大幅衰退,不過據最新實價登錄,發現今年第二季七大都會區預售屋價格持續維持高檔或緩步上漲,成屋價格卻多已呈現修正格局,導致預售與成屋價差持續擴大,並以新北市最為明顯。
過去房市氣氛仰賴科技議題帶動,總能創造新契機、強化信心,不過近期房市低迷狀況下,又遇到輝達(NVIDIA)在北士科進駐傳出變數,經濟部正重新盤點全國可用土地,反而讓其他區域有了爭取的企圖心,住商機構今日盤點輝達選址五大熱門,其中南部就包括台南與高雄,分別又有平實重劃區、天馬電台原址及亞灣區,針對這幾區進行房價漲跌幅的列表,不過南部首長們也各自有其算盤。
央行延續限貸基調、保障自住與首購之際,投資盤退場、價量修正釋出「標靶紅利」。桃園「航空城新都心」客運園區以親民3字頭、人口淨移入與重大建設(T3、第三跑道、捷運大園—觀音線、A15樞紐)帶動基本面,與青埔6字頭形成逾5成價差,成北台灣首購族卡位的價格凹陷區。建商積極佈局、就業與交通利多到位,具長線補漲與自住通勤雙優勢。
「七大都會區房價跌幅持續擴大!」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3)日表示,成屋房價跌幅持續擴大、預售屋則是交易量連續7個月低於5000件,預售價格以轉售降價的幅度較大,他預估第四季房房市將是「量縮價跌」格局,成屋房價跌幅空間約1.5%至5%,跌幅持續擴大。
屋齡38年的喜佳美商務飯店位於台中五期重劃區黃金角地,歷經價格調漲仍乏人問津,近日開價重回2023年前水位,引發市場對老舊商用資產流通性的重新關注。
仲量聯行今日舉辦第三季市場記者會,公布重磅數據顯示,台灣商業不動產交易額達 448 億元,前三季累計達 1,166 億元,創下近十年同期第二高紀錄。其中廠房交易最為亮眼,單季交易額高達 273 億元,創下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量六成,季增率更高達 86%。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 47%,接近總成交額的一半,充分展現市場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