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下的標靶紅利:「航空城新都心」首購族最佳入場機會
「航空城新都心」客運園區,近年就受惠於重大建設與親民房價加持,吸引包括桃園核心區與雙北市外溢人口移入。(圖/業主提供)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滿一年,最新理監事會議並未推出第八波新措施,也未調整利率或存款準備率,而是延續既有的管制基調,並針對新青安貸款、都更危老以及無自用住宅購屋等案型,給予銀行「自主彈性調整」的空間。央行的立場再次表明,打炒房仍是主軸,但政策會優先保障首購與自住需求。
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直言,台灣高房價問題在於「錢多為患」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超額儲蓄一直都很高,2024年預估就有高達約4.01兆元,加上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資金匯回專法以及科學園區效應,熱錢大量流往房地產導致房價飆漲,若央行不進行管制,房市確實存在硬著陸的風險。
為避免房市崩盤陷入難以挽回的危機,央行祭出限貸令替房市降溫是必須的,但為了調整過嚴的限令持續「傷及無辜」,近期包括行政院與央行也都適度放寬了對於首購與換屋的貸款限制。對此,莊孟翰建議,年輕人雖然不用看到政策放寬就急著進場,但至少可以多看多比較,「貨比10家」不吃虧。
事實上,隨著投資買盤大幅退場,市場交易量顯著收斂,整體氛圍明顯降溫,對於長期被高房價壓抑的年輕家庭與自住族群來說,當市場因限貸令而進入價量修正階段,競爭壓力減少,反而釋放出更友善的進場空間,尤其一些仍處於房價低基期且具有重大建設發展願景的重劃區,意外迎來了「標靶紅利」。
房市專家指出,都會核心地段雖仍是購屋不敗法則,但年輕首購族受限於預算考量,通常只能往都會區外圍購屋,尤其近年都會區發展與交通建設不斷向外擴張,不少具潛力的新興重劃區因房價長期仍處於低基期,以通勤時間換得合理房價、宜居環境,仍是高房價下購屋圓夢的最佳策略。
至於該如何挑選?專家建議,首先可以觀察當地人口變化。近年人口持續淨移入的區域,代表當地重大建設多,房市供給、就業機會與居住需求量大,處於城市發展的上升期。例如位處桃園航空城計劃區內的「航空城新都心」客運園區,近年就受惠於重大建設與親民房價加持,持續吸引包括桃園核心區與雙北市外溢人口移入。
其次,首購族由於大多缺乏購屋經驗,如果想要判斷價格是否合理,則可以從實價登錄查看區域的價格趨勢,以及與周邊核心區域的差距。若是手頭資金較不寬裕的小資族,或是新婚與剛生小孩的小家庭,重劃區內因大多為預售案,擁有自備款門檻較低、付款方式彈性等優勢,也相當適合提前先卡位。
客運園區成為明顯的「價格凹陷區」,成了北台灣首購族進場的最佳首選。(圖/業主提供)
以「航空城新都心」客運園區為例,該區新案價格即持續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成交均價目前已逐漸站穩3字頭,相較之下,同屬於航空城計劃區的高鐵青埔特區,新案成交單價則已動輒6字頭起跳,超過5成的巨幅價差,使客運園區成為明顯的「價格凹陷區」,成了北台灣首購族進場的最佳首選。
當地房產業者則指出,「航空城新都心」客運園區不僅是北台灣少數能以3字頭入手的潛力重劃區,更因未來發展與房市潛力備受看好,房價補漲空間相當值得期待,近年來,包括寶佳集團在內的多家大型建商,都正在客運園區積極購地推案,顯示業界對該區後市發展也抱持著高度期待。
業者指出,「航空城新都心」客運園區不僅有價格優勢,逐步實踐的重大建設利多,才是支撐房市發展最重要核心條件。目前客運園區正值航空城重大建設收成期,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預計2025年啟用,第三跑道則將於2026年底完工,配合產業專區招商,預估帶來超過30萬就業人口與2000億元以上產值。
未來機捷A15大園站將成為客運園區的交通樞紐。(圖/業主提供)
交通路網的部分,捷運大園–觀音線已提前納入第一期工程,串聯航空城的核心區,以及客運園區與草漯重劃區,未來機捷A15大園站將成為客運園區的交通樞紐,搭乘捷運前往桃園機場僅需15分鐘,至A18站轉乘高鐵通往台北、新竹也只要30分鐘,正式跨入「北北桃一日生活圈」的範圍。
業者表示,在諸多重大建設利多的推動下,業界普遍將「航空城新都心」客運園區視為「青埔2.0」。青埔特區憑藉高鐵與大型建設成為國際門戶,但價格已直逼新北市,同樣具備航空城與交通建設支撐的客運園區,因價格基期低,反而具備更大的成長空間,值此房市盤整之際,確實是首購族進場的最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