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一年!預售房價還在漲 新竹以南新舊房價差持續擴大
今年第二季預售屋價格還在漲,使得預售與成屋價差持續擴大。(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金龍海嘯」席捲全台房市,尤其預售屋受到這波信用管制影響,買氣大幅衰退,不過據最新實價登錄,發現今年第二季七大都會區預售屋價格持續維持高檔或緩步上漲,成屋價格卻多已呈現修正格局,導致預售與成屋價差持續擴大,並以新北市最為明顯。
據實登,新北市第二季預售屋平均單價已達69.9萬元,相較去年同期61.6萬元大幅上漲逾13%;而成屋價格則從44.0萬元微升至44.6萬元,兩者價差擴大至25.3萬元。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新北市作為全台人口最多的縣市,近期隨著捷運擴展與各大重劃區新案陸續進場,帶動預售屋市場供給與價格雙雙攀升。不過,預售價格主要反映了建商對新興重劃區未來增值潛力的樂觀預期,加上土地與營造成本的高漲,使得預售案降價不易,相比之下,成屋市場的價格變化更貼近實際買賣成交行情,因此價格波動較為緩和。
台中市方面,第二季預售屋平均單價上升至53.0萬元,但成屋價格卻從去年同期的32.6萬元小幅滑落至30.8萬元,價差擴大至22.2萬元。
陳金萍表示,台中近年重大建設持續落地,帶來新案供給效應,當市場反轉之際,成屋價格反應迅速,加上供給充足、擁有入手即住的優勢,使得成屋市場價格持續調整,與預售形成明顯的價差。
高雄市同樣也呈現預售、成屋價格兩樣情,第二季預售屋平均單價達40.6萬元,與成屋價格25.2萬元,價差高達15.4萬元。
陳金萍指出,高雄近年有半導體產業題材加持,吸引大型建商插旗推升預售案,但隨著信用管制趨嚴、貸款難度上升,民眾對於未來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改變,購屋需求轉弱,讓建商多以低首付、優惠方案維持銷售節奏,價格則堅守不退。
新竹縣市、台南市也出現同樣的現象,陳金萍認為,預售屋因人力、建築成本高漲,價格較有僵固性,而成屋市場則能較快修正以應對買氣轉弱。隨著政府持續緊縮信用管制,市場觀望氣氛仍濃厚,預期成屋的價格修正幅度還有擴大的可能,預售與成屋之間價格走勢恐將持續分化,價差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