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手法再升級,透過偽造債務糾紛、冒名進行法院調解程序,成功合法過戶房產,讓原本坐擁千萬不動產的屋主,瞬間從資產族跌落為無殼階級。台北市刑大近期破獲一起罕見的「假調解、真奪屋」詐騙案,嫌犯翁姓男子領導的犯罪集團,短短數年間騙取至少六筆不動產,再轉手抵押、向錢莊借貸牟利,非法所得驚人。
台北市一名2樓住戶控告1樓商店擅自將招牌架設於其住家外牆,經法院審理後認定店家確實占用2樓牆面,依法應支付相當比例的招牌使用租金,共計6萬5250元。此案凸顯公寓大廈外牆權屬及使用權界線的重要性,也為類似爭議提供司法判例依據
「京華廣場」土地北檢裁定扣押,目前已暫停銷售,中石化(1314)今(8)日與子公司鼎越公司於證交所召開記者會,會中宣布聯貸案已獲銀行多數決同意豁免並修改合約,而借款人鼎越公司將於7月及11月提前償還部分金額,加總為15億元,中石化同時宣布規劃出售高雄前鎮區土地,用以償還借款。
台北一名女子將車停在社區地下室,兩度遭天花板剝落砸傷提告求償,卻因早已簽署「不負責車損」的停車規則而遭法院駁回。法官認定社區非營業單位,且住戶已事先同意免責條款,因此判她敗訴。此案提醒大家,停車申請時的細節不可忽略!
立法院今(18)日進行內政委員會質詢,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砲火猛烈,直指政府在社會住宅政策上,從過去喊出的「百萬」口號,到現今的實際執行狀況存在巨大落差,尤其質疑前總統蔡英文任期最後一天,社會住宅新建目標是否「車讓」,引發外界對政府住宅政策誠信的疑慮;激辯隨後也延燒至「租金補貼」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攤爭議,多位立委與內政部長劉世芳言辭交鋒,互不相讓。
《住宅法》修法大戲即將登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將於本週四( 6 月 19 日)排審修法草案,民間團體搶先出招,今日聯合召開記者會,力推五大優先修法主張,盼跨黨派委員別再拖拉,讓全台租屋族權益的法案順利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