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詐騙集團以假冒地政人員的地面師事件,屢見不鮮,遭詐騙的金額更動輒數千萬元,中華民國地政士全聯會理事長鄭子賢呼籲,地政士是不動產安全交易的第一道守門員,當詐團想要對民眾的不動產進行任何動作時,「過戶、設定抵押」是必經過程,所以進行任何不動產異動時,都應有一位熟稔的地政士協助,也就是近年全國各地公會為何倡導「雙地政士制」的原因所在。
台灣房市真的變天了嗎?交易量急縮、部分區域房價開始鬆動,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面對這波「量縮價跌」的調整格局,民眾最關心的莫過於房價何時落底?如何才能走出這波低迷?專家學者們紛紛提出解方,強調政府、產業及市場參與者必須共同努力,多管齊下才能引導房市回歸健康。
各大房仲今(29)日公布5月門市交易量,出現小幅回溫1成,不過去年第二季為房市買氣最熱絡時期,反觀今年5月,雖關稅戰衝擊略為和緩但仍有變數,民眾購屋信心僅小幅回升,加上銀行房貸緊縮、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下,5月房市交易量仍遠低於去年同期3~5成。
2025 年台灣房市遭遇嚴峻寒流,購屋信心已跌至近年多頭市場以來的新低點,根據最新統計,4 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 -7.3%,房市買氣疲軟態勢明顯。 台經院指出,這波買氣急凍,反映了今年 3 月台積電宣布將擴大赴美投資 1,000 億美元的消息,國內民眾對台積電在台投資計畫是否生變的擔憂,加上銀行信用管制政策持續壓抑房市動能。
房市利空在4月初有驚天的關稅之亂、台股股匯夾殺,再加上銀行限貸之下,民眾買房意願也大受影響,據房仲全聯會今(26)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有近八成民眾認為關稅戰影響購屋意願,其中31至40歲中、有32.1%認為明顯影響購屋意願,也有近5成民眾認為政府應部分放寬第七波信用管制。
想租社會住宅卻怕錯過申請?好消息來了!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今(23)日宣布今年首波社宅招租計畫,共釋出 1,470 戶,涵蓋雙北、桃園及高雄四大熱區,最受矚目的是首次開放民眾跨縣市申請,大幅提升中籤機;其中高雄左營區「崇實安居」以 859 戶成為本次最大量體,每月租金更低至 4,820 元起,有可能成為南部地區年輕族群和弱勢家庭的住屋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