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9月全國房地合一稅出現明顯分歧走勢,年度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稅收達399.6億元、年增37%,更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不過今年逐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多數呈現衰退,9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則降至44.5億元、年減30%。
美國關稅戰帶動台灣出口暢旺,科技業營運表現亮眼,成為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最大支撐力量。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統計,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達 349 億元,規模與前季相當,但土地市場卻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單季交易金額僅 185 億元,年減幅高達 84.2%,創下自 2016 年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以來的次低紀錄。
房市買氣急凍,也反映在房地合一稅收表現。據財政部最新統計,8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9.7億元,月減15%、年減幅度高達3成,前八月的房地合一稅收也年減21%,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稅收王常以台中居冠,近期新北市則有連續超車的跡象。
房地合一稅制下,持有越久越能爭取出售時低稅或免稅的優惠,不過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似乎打亂許多賣方的腳步。觀察財政部最新房地合一稅各稅率案件佔比變化,今年Q1以非自用持有5-10年,「稅率20%」案件占比最高、達42.3%,無應納稅額的「免稅」案件也有高達22.1%,較上季增加1.4%,並為連兩季上升。
賣自住房地想省稅,抓住「3個6年條款」:設籍且自住連續滿6年、6年內未出租/營業、家戶成員6年內未用過自住優惠。符合者房地交易所得400萬元內免稅,超過部分按最低稅率10%課稅。土地增值稅方面,自用住宅用地固定10%,並有「一生一次」與「一生一屋」兩種優惠;其中特別注意「一生一屋」須設籍且持有自住滿6年、5年內未出租/營業,且出售時家戶名下僅此一屋,且房地須同時一次出售、不可分次。
麗寶集團首度跨足生命事業「基福山生命園區」,歷經數年開發,業績已逐漸穩定成長。不過其佔股75%,另外佔股25%的國統集團總裁陳振豐,大動作控訴與他有30年情誼的麗寶集團總裁吳寶田,認為當時交易是「坑地」,現要求返還25%土地,麗寶則召開記者會出示所有來往紀錄及簽署文件,並指出「陳否認交易事實,疑似與國稅局稽查房地合一稅高額稅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