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浮現十大亂象 買孝親房慘遇賠百萬的斷頭抉擇
「搶救首購、換屋族限貸令崩盤效應」專家座談,提出房市建議與針砭政策錯誤建言。(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限貸令」成房市買氣最大殺手!房市急凍,也讓房地合一稅今年前八月大減21%。即便《銀行法》72-2條排除新青安,但不動產集中度未排除,富比士網路科技執行長陳高超今(20)日指出,房貸水龍頭根本沒開!市場還是出現「十大亂象」,民眾交屋貸不到款面臨是否斷頭的抉擇。
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全國買賣移轉棟數194,976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8.1%,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另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一至八月房地合一稅只達345億元,年減21%。
「現在房貸水龍頭根本沒開,購屋族、換屋族依舊苦哈哈。」陳高超指出,「限貸令」政策造成房市買氣急凍、購屋者賠錢出場、換約違約等等問題,也有建商倒閉等一系列實質傷害,都由購屋者承擔,一向有經濟火車頭工業之稱的房地產稅收,也大幅銳減。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聶建中表示,房市現況低迷,主因莫過於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不過撇除政策因素,房市基本面仍強,在土地、房屋供給有限之下,剛性需求依舊強勁,加上台灣游資豐沛,尤其有錢人非常多,房價還是有支撐。
「現在還不敢說是房市最差的時候,但可以說是很差的時候了!」聶建中認為,政府面對高房價民怨、輿論,不會無止境的打房,一直打下去會影響包括稅收等更多層面。
陳高超則舉例指出,近期就有一例,是在2023年,以2000萬元買下新莊預售屋的楊小姐,要讓媽媽入住新房,但現在交屋卻遇到限貸令,貸款只剩下五成,成了房市海嘯中的孤兒,面臨要補3成貸款,多達600萬元,或是付給建商違約金15%,金額也多達300萬元的的真實案例。
他說,「限貸令殺傷力太大!」也錯殺無辜,呼籲直系血親第二戶應該要放寬!康克爾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吳奕綸則表示,「實務上民眾如果買預售要解約,要賠付給建商的違約金,走訴訟大多會落在3%~8%之間,要完全不付是不太可能,也取決於建商的作法。」
吳奕綸表示,央行認定「尚未核貸者」不算溯及既往,但民眾多在無法預期政策情況下遭突襲,貸款成數不足使違約案例激增,實際上衝擊自住買方,民眾感受與政策認定差距甚大。
至於房市後市,陳高超則認為,接下來除了看政策是否鬆綁外,也看大型建商是否有帶頭的讓利潮,讓利越來越廣後,會不會讓房市再回溫,都是接下來值得觀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