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雜誌統計,大台北30個主要行政區近一年新建案成交行情,結果漲多跌少;30個行政區中,高達19個行政區房價上漲,另有2個持平,下跌的行政區則僅有9個。
想漲價格卻不起來 北台Q1房市「死魚臉」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資料,盤點106年至107年台北市境內各捷運站周邊300公尺內的房市交易量,並依照五大捷運線分類進行統計,結果顯示中和新蘆線小幅衰退6.3%,板南線則衰退16.9%,而文湖線及淡水信義線分別小幅成長0.6%及0.3%,成長幅度最高的為松山新店線,年增率達到23.3%。
許多人買房自住外也看發展潛力,但房產畢竟與股票不同,須以長期觀察,綜觀十年房價變化,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四都比較,發現全部都只漲不跌,其中漲幅最高的是台中漲幅高達114%。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分析,其實房價起跌不離生活機能、交通,若真要長期投資,房價基期高低也必須納入考量,台中就是因為基期相較雙北低廉,人口又不斷移入,才會出現如此大的漲幅。
隨著台74線全線通車,大台中生活圈版圖擴大,鄰近台中市區的太平、大里,因「進城」交通便捷,成為首購族移居選項,吸引惠宇、大毅和櫻花等知名建商卡位推案。其中,插旗太平新光特區的櫻花「青上森」,彷如蓋在公園裡的房子,全區建築緊鄰1500坪的立文公園,還有近千坪私家綠意中庭,坐擁大自然視野開闊,頗受新世代年輕族群青睞,已售出近七成。
住展雜誌統計,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大台北主要行政區新成屋、預售屋房價漲幅前三名,依序為大同、南港、新店,漲幅從5.8%至6.1%不等。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大同區具有交通、BOT等議題推升整體價格,而南港與新店都有低價銷售帶動後續上揚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