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高房價,無父母金援,自身收入要夠水準才行。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調查,以今年北市新建案最低開價近2000萬,貸款8成、1.8%利率計算,年收至少要300萬才夠格,業者分析,大多數青壯家庭仍難以背負如此沉重房貸,只能考慮改買相對便宜的中古屋、縮小房屋坪數,或朝向衛星城市購屋。
看好台北市的購買力,今年前進首都推案的外來建商再度增加。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預估有來自新北市、桃園、台中與高雄等地,共8家「外來建商」前進台北市推案,總銷金額逾百億元。業者分析,雖然外來建商紛紛搶灘首都房市,但因土地稀缺,不少建商都採用都更或合建等方式取得推案用地 。
即便近年房價有所下修,大台北因房價仍高,促使民眾大量轉往桃園購屋,讓桃園房市順利搭上這波房市買氣,交易量與推案量都明顯增加。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桃園市上半年2大檔期的推案量持續攀升,預估合計有近1200億元案量釋出,顯示房市買氣回溫態勢明朗,建商因看好後市紛紛加碼推案。
年金改革未衝擊到房價,反而促使軍公教積極買房,根據房地產市調統計,自年金改革近一年來,發現公教人員集中的北市大安、文山以及新北是新店、永和等4區,近1年房價全面上揚。業者表示,對於公教人員來說,購屋仍是主要且傳統的理財觀念,寧可削減休閒消費,買房子仍要買。
受到政、經情勢不穩影響,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520檔期推案量較去年減幅2成,近3年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但仍有2000餘億的案量,房價基期較低的區域,仍是持續放量。業者觀察,量縮的主因,與中、美貿易戰和總統大選提早開打有關,另外,去年基期偏高,也是今年520檔減量的因素之一。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李哲維/台北報導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調查顯示,Q1推案量不增反減,較上一季銳減近60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減幅近2成,房市熱區反而是外圍的蛋白區。業者表示,Q1推案呈現「蛋白熱、蛋黃冷」,此外除了建照延遲取得,建商也嗅到味道,戒急用忍、減緩推案步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