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普萊坊舉行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報告,整體而言,2024 年亞太地區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值得令人期待;萊坊亞太區市場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表示,辦公大樓交易活動雖不如以往,但亞太地區仍是投資的首要類型,佔比約 30%;第二名的則是工業不動產,佔比約 29%,尤其是澳洲、日本和大中華地區;零售及飯店不動產亦將迎來表現相對熱絡的一年。
台灣央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議上調政策利率 0.125 個百分點,以促進物價穩定、協助金融穩健發展;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升至2%、2.375%及4.25%,自今(22)日起實施。
2023年房市歷經一連串政策效應,最後由囤房稅2.0收尾,從對建商土建融貸款、銀行金融條件、平均地權及稅務等各種縮編動盪後,房市仍回歸到基本盤,就連土地交易量也冷靜許多,中小型建商縮手、大建商緩步調整,這些從高雄最新統計去年開工數量及總銷售額中都能察覺端倪。
通膨對於房地產影響很大!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今(4)日指出,原本預估去年推案量會縮,結果下半年不降反升,全年總銷達到2.1兆元,年增6%,超乎預期,主要也是政府祭出八道政策金牌,其中18個月限期開工對建商影響最大,他也直言,營建成本從每坪8.5萬元漲為15萬元,台北這三年更從每坪12.5萬元漲到25萬元,是他從業40多年沒有發生過的事!因此房價是沒有降價的空間。
戴德梁行今日發表 2023 年度不動產市場交易統計與 2024 年度展望。投資市場方面,2023 年第四季熱度超出預期,交易金額來到 482 億元,相較上季大幅上升 206%,主要為前三大筆交易,分別為本季最高金額之基泰建設以 125 億元賣出位的基泰忠孝大樓,以及鴻海集團以 75.5 億元購置中工雲宇宙 AI 園區廠辦大樓,第三高則是統一集團以 49 億元買下位於台北信義區的統一國際大樓商場部分持分。前三大交易合計達 250 億元,即佔全季交易金額半數以上。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調查,全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來到 1,342 億元、土地市場交易量為 570 億元,辦公類產品較強、廠房等工業地產交易呈現量縮格局;展望 2024 年,信義全球認為景氣有機會回春,產業投資動能轉趨積極,商用市場將出現「量緩增、價緩漲」的格局;,建商一甩觀望態度,明年會更積極進場獵地。